来源:中国网
近日,在中江县人民医院进驻专家的指导下,仓山中心卫生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早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实现了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领域“零”突破,为基层群众带来了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治疗选择。
72岁的肖婆婆因长时间(3个月)便血到仓山中心卫生院就诊,肠镜检查发现肖婆婆直肠有新生物,经病理诊断为早期直肠癌。考虑到患者既往有直肠癌手术史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手术风险高,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经过详细的病情评估,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一致决定采用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ESD技术。
手术时,中江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唐友攀全程指导仓山卫生院消化内镜团队进行操作。在内镜的精准引导下,医生娴熟运用高频电刀等特殊工具,对病变组织与正常黏膜进行精细剥离。手术十分顺利,术中出血极少,并完整剥离了病变组织。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ESD是当前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或癌前病变最先进的内镜微创技术之一。”唐友攀介绍道,“其最大优势是能在保留器官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内镜将病变组织整块切除,达到根治效果。相比传统开腹手术,ESD具有创伤小、根治性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极大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年纪大了,害怕做手术,总觉得手术后要在医院躺个十天半个月,但是没想到,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第三天就可以出院了。”谈起这次手术,肖婆婆赞不绝口,“这项技术能在镇上开展,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太方便了,不仅省了去城里看病的路费,还不用来回奔波。”
ESD手术在基层卫生院成功实施,得益于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自中江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仓山中心卫生院以来,通过持续的管理输出、技术帮扶、人员下沉和专科共建,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扩容下沉。医疗团队长期驻点,不仅定期查房、指导疑难危重病救治,更通过“手把手”带教,系统性提升基层专科能力。
在强有力的支持下,仓山中心卫生院消化病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过去仅能进行内镜检查,逐步提升到开展简单息肉切除,再到能完成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同时,还成功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经窦道胆道镜辅助胆管取石、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术等多项新技术,逐步构建起涵盖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直肠癌、阑尾炎等疾病的微创诊疗体系,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中江县人民医院:李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