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雒建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快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水平,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拓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阵地,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生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健全“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推动广大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突出教育公平原则,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保障困境儿童受教育权利,通过集团化办学、师资轮岗等举措,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筑牢民生幸福之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铸魂强师”行动,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定向培养、职称倾斜等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专业素养守护学生成长,以崇高师德赢得社会尊重。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
强化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校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要聚焦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更多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让教育资源精准对接发展所需,以教育链的优化升级带动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跃升。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高校创新活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打破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资源共享与要素流动。高校要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在关键领域布局创新团队,同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形成“教育筑基、科技突破、人才引领”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兰州工商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