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站在大吉片出出神
创始人
2025-07-15 08:51:52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近,北大吉巷很热闹。如今,应该说是大吉片了。早在十多年前,围挡遮住这一片老胡同,这里便被称为大吉片了。这一片曾经包括北大吉巷、米市胡同、果子巷、保安寺街多条老胡同。如今,这些胡同变身为有着下沉式上下三层的大吉片商业街区。新妆初亮相,游人如织,成为北京城南的新地标,完全新派的网红打卡地。

这一片街区,以前,我是多么熟悉,如今,簇新的新娘一般,变得那样陌生。二十多年前,为写《蓝调城南》一书,我不知多少次,跑遍了这里的街头巷尾,边边角角。

北大吉巷,最是闹中取静,清水洗尘般干净。它北边是两广大街最热闹的菜市口,东西是杂乱的米市胡同和果子巷,对比得它便显得藏在深闺一般,保持原来姣好的身段。

自从将南边的羊肉胡同一并纳入大吉巷,大吉巷才有了南北之分。这是一条自明朝就有的老胡同,那时叫打劫巷,大概出现过打劫的事情吧?这名字不大吉利,清末改名为大吉巷。用谐音改名,是中国地名学的一大特色,体现着汉字的魅力,也折射着人们潜意识里泛神的崇拜。北大吉巷真正发达起来,是在清末改名之后。名不正则言不顺,还真不能小瞧了地名学。那时,一些梨园人士进京,纷纷在此安家。宫里做事的,眼瞅着大厦将倾,为给自己留条后路,出宫置办家业,就连溥仪的妃子也在这里建起了一座二层的小青楼。

老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仙,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其实,唱戏的名角住北大吉巷的也不少,其中最出名的大概数刘连荣、李万春和时慧宝了。刘连荣住39号,他是和梅兰芳配戏的名角,在《霸王别姬》里,梅兰芳的虞姬,他的楚霸王,演绎一代英豪。李万春住22号,他的父亲买下这个院子,和李万春四个兄弟同住,大院起名叫“四维堂李”。院子对面的9号和21号两个院子,是李万春开办的戏班子“鸣春社”。时慧宝住7号,他是梨园界有名的书法家,樱桃斜街梨园会馆“梨园永固”四字就是其作品。其余,李砚秀、李凤翔,一旦一武兄弟俩;京韵大鼓的创始人白云鹏,也都住在北大吉巷。要是把北大吉巷里的这些名角会聚一起,能演一台大戏。

43号的大门,曾经让我的眼睛一亮,它的门联非常醒目,不仅字好,词也不错:杏林春暖人登寿,橘井宗和道有神。心想这里以前住的一定是位医生,一打听,果然,是中医樊寿延先生的宅第。地以人名,北大吉巷就这样聚集起了人气,烟火气渐盛。

那时,在这条并不长的小胡同里走走,甭看别的,光看这里老木门上的门联,就让你对它不可小觑,一般胡同里真还少见这样密集的门联。43号、47号的: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27号的: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一为隶书,一为楷书,一为秀气灵动的文人体,一为端庄敦厚的馆阁体,都能看出当年这里的人文化气息不同凡俗。

门前云纹、莲花状的各式门墩,大门上的葫芦、宝瓶形的护铁板,都保存得比一般胡同要齐整多,会让你一步步跌进前朝旧梦之中,仿佛走进一部怀旧色彩极浓的老故事片里,推门而出的不是李万春就是白云鹏,冲你说一声京腔京韵的道白,连空气震动的都是大鼓书那一唱三叹的余音袅袅。

还有那不止一个的拴马桩,被岁月磨钝了角的青石板,放学的孩子用粉笔在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字。历史和现实在那一瞬间交错,恍惚叠印成了一幅现代派的画。

米市胡同,长约二里,最有名的当数南海会馆。当年,一直快走到北口,才在一块突然低洼下去的地方,看见墙上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写着“康有为故居”。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怎么会平地一下子塌陷下去了呢?像是一位壮汉蓦地跪倒在地一样,忽然矮了半截身子。想当初,这是工部尚书董邦达的宅第,后来由广东南海在京做官的乡里出资买下,又扩充南院,重新修缮而成了南海会馆。即使到清末民初衰败之后,这里也是有近两百间房子的大院子。我知道,这低洼的地势是城市在不断修路以及铺沥青路面之后,路面不断抬高的结果。

那年夏日黄昏,院子里面更显得幽暗和低矮。这是一座横竖都有近70米的大院子,如果不是搭建了那样多的小房子,是非常宽敞的。北面跨院中间有一个小院,那时还在,只是当年被康有为称为“七树堂”的那七棵树,早已荡然无存。自然,被康有为称为“汗漫舫”的那如船型的屋子,早变得面目皆非。据说当年院子里还有长廊,廊壁上刻有临摹苏轼观海棠诗的片石,就更不知风流云散到何方了。大约2004年还是2005年年底,曾经有一场突然而起的火灾,差点烧毁了它。如今重修的康有为故居里,不知这些老玩意儿,有没有探寻和复制。

公车上书之前,是康有为最辉煌的时刻,他曾经写下这样慷慨的诗句:“上书惊天阙,闭户隐城南。”“往来居城南,高斋绕槐竹。”城南寄托着他的未酬壮志和馨兰怀抱,被他一再吟咏,他对城南是格外钟情的。不知康有为特意为北京城南写下的这些诗句,有没有复制、镌刻在新故居的墙壁或展板上?

当年,院子里还有唯一一棵古槐,是一百多年前“高斋绕槐竹”的那棵槐树,我见到它时候,有二十多米高。也不知如今还在不在?

《顺天府志》上说:“保安寺,明正统年间立,在宣武门外保安寺街。嘉靖二十六年重修,碑一,郭秉聪撰,街因寺名。又有玉皇庙,顺治十八年,大学士成克巩撰碑。”一条胡同里有两座古寺,不大容易。难怪清时王渔洋、邵青门、施愚山、查慎行、翁方纲、李慈铭那么多文人,都愿意扎堆儿住在那里。

二十年前我去保安寺的那天,人特别多,因为听说要拆迁,纷纷来看。我刚进胡同,一位光脊梁的膀爷,就冲我喊道:是来看保安寺的吧,快看看吧,再不看就拆了。

保安寺大殿早没有了,只剩下一座山门,比想象的要小,但寺顶金色的琉璃和龙纹瓦当,还是如此惊艳,让我感叹古寺到底还是古寺。两旁戗檐砖雕上那鹿和梅花、猴与桃叶,经年不凋,还是那样清晰,可触可摸,古色古香。

它的西边是三水会馆,东边是丰城会馆,一个变成杂院,一个变成一家单位。还是那位膀爷,指着东边的一个大宅门对我说:你可以看看那儿,原来吴佩孚住的院子。我进去一看,三进院落,还有东跨院,气势不凡,虽然后搭建起的小房拥挤不堪,前院的松树也显得不伦不类,肯定不是当年种的,因为老北京人认为松树是坟地上的树,不会在院里种它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骨架还在,老房子的模样没变,稍加收拾,还会龙雨虎风。

它的东边是高庆奎故居,高庆奎乃当年四大须生之一(其余三位是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他独创的“疙瘩腔”别具一格,如今只能在唱片里聆听余韵。小院早已易主,虽破败潦倒,倒还干净。尽管一个唱戏的和一个大军阀住成邻居,有些漫画的感觉,但当年的保安寺街就这样文武昆乱不挡。

再往东走,就是玉皇庙和关中会馆,玉皇庙是彻底看不出名堂,关中会馆里的二层楼,在整条胡同里都是突出的。院子后面左右有两个石梯,可以爬上楼,楼口虽然已经封住,但站在楼梯上面,房屋灰墙灰瓦,清水脊和蝎子尾,交错在眼下,是站在下面望不见的情景。那完全由青砖组成的图案,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在响着哨音的鸽群的缭绕下,呈现出一种色调厚重油画的感觉。这才是老北京的景致!

当年保安寺街,有古井,有梧桐,院子里有紫藤,有木芙蓉,风光不同寻常。查慎行有诗写它:古井再经愁雨塌,旧交重聚得天怜。明灯照壁何愁蝎,绿树当门定有蝉。这样的雨巷闪烁明灯、绿树掩映古门、蝎拉虎子爬墙、唧鸟鸣树的画面,不知如今的大吉片可否修旧如旧,有的恢复?

想起曾朴在《孽海花》中写到当年李慈铭住在保安寺街时,在自己家门口撰写的一副门联: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李是光绪六年的进士,他住在这里的时候,当然可以有藏书万卷。现在和那时相比,让人恍惚,当年朱自清先生路过保安寺街,想起这副门联时也曾说:“现在走过北平保安寺街的人,谁知道哪一所房子是他住过的,更不用提屋里怎么个情形,他住着时候是怎么个情形了。要凭吊,要留连,只好在街上站一会儿出出神而已。”

这样的一副对联,如果如今还能镌刻在大吉片,起码,也能让人们站在那儿出出神儿。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肖复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温进入最强时段 多地地铁开放...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未来一周,河北中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陕西关中...
华侨城6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4... 观点网讯:7月15日晚间,华侨城公告,6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9.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3%,环比5...
2025年海军士兵考学集中审档... (来源:人民海军)日前,全军士兵考学志愿填报已结束,“军考”正式转入审档录取环节。记者从海军参谋部军...
沪指连续4天站上3500点,业... 中报业绩和“反内卷”成为A股两大关键词。 连续站上3500点之后,沪指在7月15日盘中出现回调,一度...
青海电力现货第三次结算试运行:... (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储能与电力市场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