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 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达91项
创始人
2025-07-15 08:41:37
0

转自:河北新闻网

《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

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达九十一项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7月1日,京津冀三地正式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在健康体检领域朝着规范化、同质化迈出重要一步,将为区域内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健康体检服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作为疾病早筛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需求日益增长。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三地具备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达947家,但三地健康体检机构在服务质量、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它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卫生标准中的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该标准规范了京津冀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质量控制基本要求、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等要求。

标准聚焦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对场地、人员、设备的具体配置及质控体系运行原则、业务制度制修订及执行、日常质控频次及整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强调检前、检中、检后全流程质控覆盖,强调健康体检报告审核管理,强调重要异常结果的及时处置。标准的实施,将统一区域内健康体检的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全面提升健康体检服务质量,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在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方面提供有益借鉴和示范。

标准提出,健康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应相对独立,与本机构的门诊、急诊及病房等医疗场所分开。体检区域建筑总面积应不少于400平方米;医疗机构类别为独立设置的健康体检中心的,医疗用房面积不应少于总面积的75%。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6平方米。医护人员配备方面,标准提出,每个临床检查科室应配备医师,其中至少应配备1名主治医师并相对固定;应至少配备2名主检医师负责出具、审核并签署健康体检报告。

截至目前,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达91项。近年来,北京、天津和河北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化建设。2014年,三地签署《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地方标准协同、质量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2015年,三地签署共同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合作文件,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社会信用等领域签署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与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合作的“3+X”工作模式,形成“分别立项、统一制定、共商发布、协同实施”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工作机制,建立了地方标准信息公开和通报制度,实现了标准化工作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龙虎榜|洛凯股份跌6.70%,... 7月15日,洛凯股份跌6.70%,日振幅值达16.53%,日换手率达9.51%,收盘价17.95元,...
ST华通7月15日现1笔大宗交...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15日,ST...
太草台班子了!微软代码还不如盗...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网易科技)快...
最新或2023(历届)新学期新... 广播稿1:  松柏苍苍小草绿,师情脉脉含爱意。亲爱的老同学,新同学,我们欢迎你,欢迎你在这个春意盎然...
最新或2023(历届)春节期间...  一.活动时间:  20××年12月25日——20××年2月13日每周六  二. 活动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