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陈栋梁 记者 黄谣)7月初,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现场,3座巨型筒仓和3个封闭式储煤场已初具规模——这是我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炭储配基地,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完成建设。
该项目建设了3个长350米、宽73米、高约12层楼的封闭式储煤场,单体规模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项目整体静态储煤能力达120万吨,年吞吐量超5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煤炭物流枢纽,极大地增强区域煤炭应急储备和调峰能力,提升区域大宗商品流通效率。
施工单位负责人敖贵才介绍,项目建设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效率:储煤仓采用二次安拆滑模工艺,搭设安全平台;储煤场采用西南地区少有的大跨度钢网架结构,运用“起步单元单榀吊装+高空散装”相结合的技术,展现出高效、安全、施工灵活等优势。
据了解,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不只是简单的大仓库,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枢纽功能:依托区内资源与交通优势,高效衔接内蒙古、新疆等地动力煤和水城主焦煤,通过公路、铁路联运,实现煤炭资源的稳定集散、科学配比、高效转运,精准保障周边电厂及工业企业需求。除煤炭外,该中心还能服务铝、锰等矿产及大宗商品仓储物流,带动煤炭开采、加工、物流、装备制造、贸易、结算、金融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下一篇:桑胜月:请做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