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商业航天黄金机遇期
创始人
2025-07-15 06:36:23
0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猛,也面临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尽快形成合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航天”产业升级变革,多地抢抓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战略机遇,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频频发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迅猛发展,仅用10年左右时间便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应用、太空旅游等领域。商业航天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行业本身来看,商业航天产业链条长,上下游产业链涉及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兼具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等特征。

具体而言,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增长,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2亿元增长到2024年超过2.3万亿元,今年或将进一步突破2.5万亿元。太空旅游、商业探月等项目有望在未来5年至10年实现政策突破,逐步迈入试验验证或商业运营。

二是产业生态加快形成。目前,全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产业协同效应逐渐显现。特别是长三角形成了“上游零部件供应—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安徽蚌埠、合肥等地通过差异化布局以及专而精的产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我国商业航天应用呈现多元化、规模化特征。一方面,卫星通信领域市场应用持续拓展,为偏远地区的通信、航空航海通信等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卫星遥感在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遥感数据、深空探测也在不断向商业化迈进。太空旅游商业化进程加速,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定挑战。技术瓶颈仍是制约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运载火箭的回收、复用等方面还存在有待突破的难点。商业航天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此外,产业还面临国际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尽快形成合力,把握好商业航天发展“黄金机遇期”。

加大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商业航天产业支持,推动设立商业航天产业专项基金,采取政府领投、社会跟投模式,发展耐心资本,创新金融产品,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引导商业航天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为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等商业航天关键领域提供低息贷款。

强化技术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衔接贯通高等学校学科教育与全链条职业教育。

培育市场环境。加大对商业航天优质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打造商业航天龙头和旗舰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发展。搭建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立卫星应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推动卫星应用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推动国际合作。支持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出口等合作项目,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组织商业航天企业参加国际航天展会、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国际航天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航天规则制定,不断提升我国商业航天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鲍斯股份跌2.09%,成交额4... 7月15日,鲍斯股份盘中下跌2.09%,截至11:13,报7.95元/股,成交4339.59万元,换...
天和磁材跌2.02%,成交额3... 7月15日,天和磁材盘中下跌2.02%,截至11:13,报52.93元/股,成交3.12亿元,换手率...
中钢国际跌2.14%,成交额1... 7月15日,中钢国际盘中下跌2.14%,截至11:12,报6.40元/股,成交1.01亿元,换手率1...
山东钢铁跌2.07%,成交额8... 7月15日,山东钢铁盘中下跌2.07%,截至11:04,报1.42元/股,成交8435.84万元,换...
国机精工跌2.05%,成交额1... 7月15日,国机精工盘中下跌2.05%,截至11:04,报15.79元/股,成交1.25亿元,换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