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到天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发现,爱竹画竹的“郑板桥”现身展厅。原来,这是与该馆“清风竹韵 廉润初心”廉洁文化主题展览配合演出的廉洁故事小短剧。一场主题展览,辅以演绎讲解、文艺演出、文创产品等多元方式共同呈现,正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对文博展览的创新探索。
自古以来,“竹”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此次展览通过百余件展品彰显竹之清雅,隐喻清廉正直的品格。展览的四个单元循序渐进串联起竹的自然本质与蕴含意义:“竹卿”通过竹的自然属性,探究为何竹能成为君子与廉洁的代言;“竹境”以实景展示出竹的千姿百态,以及竹林里的动物和昆虫;“竹居”从美食、乐器等方面介绍竹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竹思”则阐述竹的文化寓意和文学表达,传递古人对清廉正直的崇尚。
展览内容充实,“配套”也很丰富。展览的讲解方式创新融合了传统讲解与演绎讲解,孙豫、付有权、刘杭等天津自然博物馆“00后”讲解员是小短剧的创作团队。他们各展所长,成功将小短剧引入展厅表演,吸引了观众驻足。
现在,“把文化带回家”的文创产品已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延伸。配合此次展览推出的“竹映清廉”系列文创产品也受到观众青睐。展览开幕当天的文艺演出同样精彩,《兰亭序》等曲目旋律悠扬,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要力争多元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天津自然博物馆负责人李力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文化创意、科技赋能等手段,在文化中心馆区以及北疆博物院推出更多传承弘扬津派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展览与活动。”
下一篇:跟着喜剧明星打卡沈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