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以“软实力”构建产业硬支撑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对讲装备,“别看它‘相貌平平’,可藏了不少硬核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张军向记者缓缓道来。
这款对讲装备,全称为“混沌”单兵数据链对讲装备。作为四川易诚智讯最新研发的几款重磅产品之一,它区别于普通对讲机,即使在电梯、地下室等信号较差的地方,也能实现“开机即可用”。它的底层通信传输距离也比普通对讲机远,可以实现方圆40公里即时通信。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与后方指挥中枢实时连接,每10秒回传1次一线救援人员地理定位。这为掌握救援人员情况、紧急情况下高效调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应急救援领域的“老兵”,四川易诚智讯致力于将软件硬件化,所生产的应急通信装备还曾保障成都大运会多个场地的应急通信。
今年以来,公司取得多项可喜的进展:4月,公司与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正式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动省部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研究平台建设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在四川落地;支撑武侯区应急局积极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数字化治理试点,该试点项目已获得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认可,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数字化转型样板在全市推广……
“目前我们在市场拓展、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示范建设及产业协同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2024年增长高达159%。”说到这里,张军再次露出微笑。
两个车位——
园区为企业测试专门划定
5月12日,四川举行2025年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演练在雅安市石棉县、乐山市沐川县等23个县(市)同步举行。四川易诚智讯携全新产品——新一代应急通信保障车,在石棉县主会场参与演练。演练结束后,又先后前往广东清远参加国家能源局“光明守护·2025”应急演练和上海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6月16日,这款应急通信保障车亮相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受到世界各地客商的高度关注。7月10日,又应邀参与浙江省全省基层应急消防能力比武竞赛,持续展示技术实力与产品应用成效。
“新一代应急通信保障车能够如期亮相并收获如潮好评,离不开园区提供的支持。”采访中,张军站起来指着窗外楼下说。
“测试区域,外车勿入。”这是西部智谷专门为四川易诚智讯划定的应急通信特种车专用测试区,方便企业进行研发测试、科学研究和场景打造。炎炎夏日,园区还贴心地为测试区搭建了遮阳棚。
这只是园区为企业赋能的一个缩影。武侯国投旗下子公司运营的西部智谷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先后引入四川易诚智讯、软通动力、依图科技、中国移动设计研究院、四川电信、京东科技、元素科技等新兴行业软件企业,累计服务软件企业700家。同时,根据西部智谷园区特色,还推动园区内软件产业集群与园区中微波射频、都市工业、数字经济产业等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及新兴产业深度结合。
两位数增长——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欢迎你们来参加会议,共同推动产业发展!”7月10日下午,带领记者前去企业采访的园区企业服务专员刘若愚向企业发去邀请。
记者了解到,7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行业软件竞技赛将在西部智谷举行,活动将举行成都市“程序员之家”签约仪式,发布成都市行业应用软件供需清单。
近年来,成都持续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以“软实力”构建产业硬支撑。2011年,成都成为全国首批且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2022年11月,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软件产业综合实力一步步实现跨越式提升。
开展培育工作以来,集群积极融入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品牌不断增色、质量持续提升,助力成都“中国软件名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排名第6,居副省级城市第4,中西部首位。
“成都应持续将软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致力于打造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软件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正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朱国斌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受访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