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创始人
2025-07-15 02:51:20
0

  证券时报记者 郭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基层医疗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我国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已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患者4亿多人次。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水平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本文系《数说“十四五”》第十一篇,从社保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床位资源配置等角度,展现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从量到质的变化。

  社保体系深化改革 规划目标提前实现

  7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安全稳健。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2024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10.7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3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前达到95%。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亿人、2.8亿人。目前,这些目标均提前实现。

  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政府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改革的同时细化具体措施,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保意识。实现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的全方位拓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更多人群被纳入覆盖范围,切实享受到社保福利。医保支付能力显著提升,也带动参保积极性,目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DIP)付费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改革地区医疗机构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节省了患者就医费用和时间成本,医保基金总体保持平稳安全态势。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十四五”期间,我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在2023年末就已经分别达到了规划目标2.3亿人和2.8亿人。这表明我国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全面取消外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限制,推动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积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以高危行业为重点,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突破109万个

  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是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卫健委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2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为‌109.2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包括乡镇卫生院3.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村卫生室57.1万个‌。与“十三五”末相比,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长6.76%,医院数量增长10.17%。

  数量增长的同时,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有2100多个县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内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同步实施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全国90%以上的县实现了县级医院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从2023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实施了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民营医疗机构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

  近年来,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实现结构优化,逐渐从重扩张速度转变为重规范发展。

  民营医疗过去经历过野蛮生长的时代,受社会环境、监管力度、医疗需求等多因素影响,民营医疗机构在很长时期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特征。近年来,随着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民营医院数量增速从2020年的4.91%放缓至2024年的1.57%,从占比来看,截至2024年末,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数量的69.23%(较2020年末提升2.85个百分点)。

  数量增长的同时,监管规范要求也在提升。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DRG/DIP等新支付模式的推行,单病种治疗费用被严格限定,民营医院必须跳出“按项目收费”的惯性思维,更加精细化地合理控制诊疗费用。

  此外,外商独资医院相关的利好政策也在推动民营医院发展壮大。2024年9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公布《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业内人士表示,试点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医院能够为民营医院行业带来更多医疗资源,从而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让更多患者有机会选择高品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供给指标快于预期完成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护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助理)医生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应分别达到3.2人、3.8人。事实上,早在2023年末,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已分别达到3.4人、4人。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是衡量医疗资源供给的重要指标。截至202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103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占比超过78%。床位数较2020年末的910.1万张提升13.9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工会送清凉重点覆盖露天作业人员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本市近日持续高温天气,各级工会组织深入一线开展2025年“夏送清凉”专项慰...
辽丹市监处罚〔2025〕16号 辽丹市监处罚〔2025〕16号浏览:4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07...
凌市监处罚〔2025〕126号 凌市监处罚〔2025〕126号浏览:8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凌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07...
惠市监罚[2025]124号 惠市监罚[2025]124号浏览:5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黔南州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
澄市监处罚〔2025〕48号 澄市监处罚〔2025〕48号浏览:3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澄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