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野三峡景区的一处公园内,背倚黛色青山、头顶澄澈蓝天、吹着凉爽清风的游客,正如痴如醉地欣赏着土家民歌《黄四姐》。
简易舞台上,身着土家族西兰卡普服装的青年男女,在欢快的鼓声中,以对唱的方式演绎着人人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个丝帕子!
女:要你一个丝帕子干啥子?
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舍!
……
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用镜头记录着这首传唱了一百多年的土家民歌和它所承载的欢乐。
作为土家文化的代表作,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的《黄四姐》,已成为当地众多旅游景区自带流量的文化IP。
据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海滨介绍,建始县三里乡一带有整满月酒打“喜花鼓”的传统,《黄四姐》正是数十首喜花鼓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位到三里乡卖货的外地货郎和本地姑娘黄四姐从相识相熟到相知相爱的故事,在歌中展现了货郎哥与黄四姐互相爱慕追求,以及货郎哥给黄四姐赠送定情信物的过程,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明快洒脱。
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持续整理、展演这首带有浓郁土家风情的民歌,让歌声在全国各地唱响。2007年,《黄四姐》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建始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把《黄四姐》定为多个景区的“会歌”,游客一进景区大门,优美的旋律就飘进耳朵,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酷暑时节,位于清江流域的野三峡景区,逐步进入避暑游旺季。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乘船沿清江溯流而上,峭壁耸立,山高水阔,气势恢宏,令人心旷神怡。在清江景阳段,几艘游船载着游客驶往蝴蝶岩等旅游景点。对于游玩野三峡景区的游客来说,在品味峡江风光的同时领略《黄四姐》等土家文化的魅力,成了丰富旅游体验的新选择。
“第一次听《黄四姐》是在短视频平台,那个画舫上的演出视频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来自武汉的游客周先生说,与观看短视频相比,现场听更有味道,土家姑娘小伙儿的唱腔听着很亲切,唱完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观赏火龙表演、跳摆手舞,热闹得很,“像是把我拉进了他们的日子里。”
从挖掘整理、创新改编到搭台唱戏,建始县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促进传统民歌焕发新活力。
方莉萍是建始县非遗展演中心《黄四姐》演绎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当下《黄四姐》的演绎既有保留古老唱法的原生态版本,也有经过艺术提炼的“四姐新唱”等创新版本,专业团队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赋予其更丰富的现代表达,让这首土家民歌历久弥新,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黄四姐》是建始县的文化名片,也是建始文旅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方莉萍介绍,她已和伙伴们奔赴武汉、重庆、北京等多个城市开展巡演,通过“黄四姐”这个文化IP推介建始文旅,“《黄四姐》的旋律总能打动人心,很多外地游客都反馈说《黄四姐》调子亮、滋味足。正是通过这首歌,更多的人知道了建始。”
今年3月19日至24日,建始县召集8名“黄四姐”、3名“货郎哥”形象大使全程参与建始文旅武汉樱花季宣推活动,进一步宣传“黄四姐”文化IP,提升建始文旅知名度,吸引武汉市民到建始“嗨一夏”。
建始县还策划了“黄四姐音乐嘉年华”等主题活动,把民歌演唱与非遗展示结合起来,供给游客沉浸式体验,让百年民歌唱出新气象。
以文化为旅游铸魂,推动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2024年,建始县接待游客10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38亿元,同比增长18.67%。
2025年上半年,建始县共接待游客630.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99%、25.03%。
建始县委书记张渊平表示,《黄四姐》已不仅是一首民歌,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过去人们唱它,唱的是土家儿女间的热乎劲儿;如今人们唱它,唱的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用好《黄四姐》这张文化名片,建始县文旅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