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金昌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提质增效年和全面提升年行动,加快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民营经济呈现“点上结果、面上开花、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的良好局面。
为积极营造尊商、重商、安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今年,金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创新推出“三个一”服务模式,以“一本政策惠企、一张卡片为企、一个专班助企”的务实举措,让广大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以营商促“赢商”。
六月中旬,金昌正昊钛业有限公司钛镍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哲瑜收到了一本《营商政策一本通》,这本仅有A4纸一半大的手册,涵盖税收优惠、降本增效、资金奖补、金融支持、要素保障、审批准入、“两新”政策、生产要素等八个方面内容,张哲瑜仔细翻阅后感慨道:“有了这份‘指南’,企业终于不用为找政策而犯愁了。”
《金昌市营商政策一本通》书样(金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政策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为了让企业可以清晰了解所能享受的政策红利,《营商政策一本通》不仅在“镍都营商通”微信小程序、“信用金昌”及政府门户网站同步线上公布,还同时配合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六必访”、政企沟通交流座谈、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宣传,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市发改委营商科负责人周茜说:“我们本着让市场主体精准把握政策脉搏、全量享受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发展动能的初衷,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编制上线《营商政策一本通》,明确了申请流程、条件、咨询电话等,让企业能看得懂、用得上、办得成。”
当然,好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优质服务的精准护航,更需要考虑企业的第一感受。
今年五月,在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一张印有镍都标志的卡片,让金昌企业家们心头一暖。
金昌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金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镍都企业家服务卡’首批惠及460余位企业家。”金昌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张仰才介绍,这张卡不仅意味着对持卡企业家交通出行、健康服务等提供多方面优待,更是金昌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生动注脚。
甘肃金泽川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永红感慨道:“我拿着这张卡,在市区公共停车收费区域,能享受优惠价格再打8.5折,这个看似细微的举措,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尊商重商的氛围,让我们在金昌扎根更有干劲。”
据了解,服务卡还开通了线上小程序服务,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负责后台管理、政策推送和信息直达等系统建设,持卡企业家可通过扫描卡面上的小程序二维码登录企业家服务端,随时随地享受优待政策,服务卡实行年审机制,确保荣誉与贡献动态匹配。此举惠及企业230余家、企业代表400余名,激励企业家以更大力度干事创业,提升企业家的荣誉感、获得感,为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说“一张卡片为企”的举措是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活力关键钥匙,那“一个专班助企”的机制则让企业遇到难题时不再孤单。
今年以来,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我在现场”专项行动,聚焦重大项目落地提速,创新推出“项目管家”服务机制,组建“领导包抓+专班跟进+部门联动”的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针对甘肃华电项目推进中涉及的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环评、水保、林草等关键环节审批,服务专班主动靠前,打通堵点难点,提供全链条保障。得益于这种“全程陪伴”式服务,各项复杂手续办理高效协同推进。河清滩光伏项目负责人曾国伟对此深有感触:“‘项目管家’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他们提前介入、精准指导、高效协调,让我们能更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建设,极大增强了投资信心和发展预期。”
服务效能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目前,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统筹各方资源、联动多方合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模式,已协调解决7个实际问题,做到了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从政策精准送达,到卡片温暖人心,再到专班跟踪服务,金昌以“三个一”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而这座城市筑巢引凤的诚意,仍在持续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编辑:赵怡雯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