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天津7月14日电(记者尹思源)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与此同时,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也正成为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围绕数字经济凝聚合作共识、强化合作纽带。近日于天津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一系列新成果的落地,标志着一条连接各国的“数字纽带”正日益坚韧。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更重要的,它孕育实践了一种以包容、开放、共赢为特征的数字治理新范式,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了宝贵启示。
这条“数字纽带”的独特价值,首先源于其坚实的共识基础。上合组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合作前景广阔。面对阻碍全球数字经济合作的藩篱,上合组织国家明确发出了“加强数字化领域全面合作,缩小经济发展的数字鸿沟”的共同声音。这一共识植根于“上海精神”中“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正如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所言,只有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使数字技术成为促进包容性发展的工具。这种以合作为前提、以平等为准绳、以共享为目的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共同理念,为打破技术垄断、抵制数字壁垒提供了强大的道义和行动力量。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上合组织的数字合作展现出一种“互补共生”的鲜明特质,各方都能在合作中找到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一个高效联动的有机整体。在这幅宏大的合作图景中,中国发挥数字基建优势,数字化赋能场景覆盖20余个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俄罗斯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国家标准化机构加强标准化合作,致力于为各国标准化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乌兹别克斯坦聚焦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每年培养2.9万名专业人才;哈萨克斯坦发挥自身区位优势,阿拉木图已成为“数字丝路”的关键节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应用,从国际数据标准规范到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各国共识不断加深,合作方式不断创新,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合作愿景已结出累累硕果,将包容性发展的蓝图稳步转变为惠及各国民众的现实。作为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用实际行动持续推动上合组织各国间的数字经济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中企参与建设的5G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助力当地互联网普及率从43%提升至70%以上;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合作的数字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惠及偏远地区民众;中国在上合组织国家已建成10个鲁班工坊,数字人才培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这些生动的案例雄辩地证明,所有上合组织国家都能在合作中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整体实现包容性发展正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展望未来,上合组织各国凝聚的合作共识,无疑将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从云服务设施、数据中心等“硬联通”的持续推进,到数据跨境流动、国际数据治理等“软联通”的不断加强,再到智库合作、人才培养等“心联通”的日益深入,这条“数字纽带”必将更加坚韧和宽广。中国也将继续与上合组织伙伴一道,以互信为桥、以共赢为舟,为建设一个更加包容普惠的数字世界、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编辑:刘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