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7月初,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镇自动化高床蛋鸡养殖项目,记者看到厂棚里五层高的鸡舍错落有致、干净无异味,一只只鸡探出头来欢快地吃着饲料。
“整个养殖场采用最先进的全自动化叠式养笼设备,搭载可视化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保障蛋鸡健康生长,提高蛋鸡产蛋量。已改建好的2个自动化养殖棚共引进105天蛋鸡7万羽,日产鸡蛋可达6.3万枚。”大营镇蛋鸡养殖场场长狄小林说。
依托自动化高床蛋鸡养殖设备,该养殖场生产的产品目前稳定供应县内市场。项目已向180户农户分红18.32万元,并带动9人固定就业、20余人灵活就业。
今年4月,大营镇又启动了二期蛋鸡养殖自动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3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47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900万元。项目建成后,蛋鸡存栏量将达30万羽,预计年产蛋6000万枚,年销售额3000万元,项目盈利中的40%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标准化基地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产量效益的双重提升,也带来了口碑的不断攀升。在该县猫营镇黄土村和牛场坡村的生态鸡现代化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智能养殖棚舍映入眼帘,技术人员正通过操作各类智能化设备采集养殖环境的各项数据。智能环控系统精准调控着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确保生态鸡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猫营镇生态鸡养殖户杨秀江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农户搞养殖全凭经验,不仅辛苦效益还不高。现在有了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管理起来轻松多了,养殖成本降低了,效益也明显提高了,我们也走上了智慧养殖的致富路。”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帮扶干部为紫云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和走访,采用“村合作社+公司+养殖户”模式,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由安顺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向养殖户统一提供饲料、鸡苗、疫苗、兽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养殖户则通过养鸡获取代养费。
“我之前是在广东养猪场养猪,这次回乡养鸡也得心应手。这批鸡我养了1.8万只,将在本月底全部出栏。立华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我们只需用心养殖。而且鸡粪还被紫云县周边有机肥公司收购,每批鸡可产鸡粪1万多斤,足够抵水电费用了!”猫营镇黄土村9号鸡棚养殖户杨飞说,从2024年7月至今,他已售卖出2批鸡,收入12万多元。
除了让养殖户直接受益,该项目还为村集体和当地群众带来了多重收益。紫云县利用南沙区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双层养鸡大棚18个,确权给8个村1个社区,村合作社便以每平方米22元的租金出租给安顺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每年可收租金89.8万元,年均村集体增收9万元以上。
看到生态鸡养殖项目的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紫云县乘势而上,利用2024年南沙区东西部协作资金2915万元,继续在该县猫营镇建设生态鸡集约化养殖示范项目,新建养鸡双层大棚16个,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科技的力量延伸至全产业链,上游还带动了紫云县玉米、大豆的种植,下游鸡粪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脱离产蛋期的老母鸡则进入配套屠宰场,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