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燃爆红利基金!增配逻辑猛抬头,公募低配或渐成历史
创始人
2025-07-15 00:02:37
0

来源:券商中国

在红利主题基金密集申报、入市的背景下,低配严重叠加基金季度换仓行为,银行股正成为公募高质量选股的热门对象。

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和基本面的利好变化,成为基金抓住银行股行情以及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关键,中证银行指数今年内的涨幅达到16.54%,创出该指数的十年新高。多位基金人士也强调,公募、社保与保险等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与覆盖,银行股的资产重估行情逐步开始引爆市场情绪,考虑到银行股在公募整体仓位中仍属低配,且红利策略基金已成为公募新发产品的一大主力,叠加全球避险情绪、基金换仓以及居民储蓄搬家等因素的影响,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将面临长期配置利好,但随着股价迅速升高,部分银行股股息率有所下滑,这可能削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制约后续上涨动力。

红利策略拥抱赚钱效应

7月11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集体走高,公募重仓的工农中建四大行创出历史新高,红利基金展现的价值投资氛围在市场逐步蔓延,随着低估值、高股息策略在赚钱效应上的验证,公募行业不仅密集推出覆盖银行股等低估值资产的红利主题基金,同时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也在核心仓位上覆盖银行股等红利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红利主题基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吸金能力不断扩张,今年以来的公募行业也进一步加速上新各类红利基金,此类新发产品年内频频出现的提前结募现象,也暗含着当前资金市场尤其机构投资者,对红利基金产品的强劲需求,就在7月11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华宝基金、平安基金、国联安基金等多家公募上报中证A500红利低波ETF,成为今年4月中证A500红利低波指数发布后,首批申报的跟踪该指数的ETF,进一步反映出公募在新发产品类型上对红利策略需求增长的认知。

另一方面,银行股等红利资产的赚钱效应,也超出许多基金经理的预期,低估值并不意味着低弹性和低增长。以超过100只基金产品重仓的成都银行为例,截至7月11日,该股自2024年1月至今的累计股价涨幅已达到98%,成都银行对许多基金产品的业绩贡献甚至也超过了不少科技股的市场表现,因此吸引了多个头部公募旗下明星基金经理的顶格重仓,包括工银核心优势基金、鹏华盛世创新基金对成都银行的重仓比例接近10%的配置上限。

随着红利策略越来越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银行股也使得带有传统行业主题基金印象的公募老产品开始异军突起,2013年8月即开始成立的工银金融地产基金在成立时间长达12年后开始蹿红,重仓银行股的该只基金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的收益率分别达到35.99%、35.44%、19.19%。

基金换仓季密集调研银行股

银行股的低配以及近期各大公募密集调研银行股的举动,也暗含着新一轮的仓位配置切换。

当高弹性的新经济赛道策略在过去数年吸足眼球,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传统低估值低波动品种,一度成为公募股票池中的“非主流”。而随着公募行业逐步开启高质量发展道路,各种行业政策新规的引导,红利类、低波类、高股息类ETF产品最近一年来的密集推出,低配严重的银行股的增配需求持续增长。

业内人士也指出,修订《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在业绩基准约束、风格漂移、行业配置披露的相关监管与要求,对公募此前低配的银行股带有增量预期,按照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公募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大约3.49%,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权重低配9.99个百分点,相较于中证800指数权重低配6.99个百分点。

6月末开启的公募季度换仓也使得基金公司的调研,更多覆盖那些此前被低配严重的板块,尤其是银行股。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基金调研信息显示,6月25日,南方基金调研沪农商行;6月26日博时基金调研杭州银行、华安基金当日调研江苏银行;6月27日,银华基金调研长沙银行,7月8日,华安基金又调研江阴银行,7月9日天弘基金调研宁波银行,7月10日永赢基金调研苏农银行。

明星基金经理朱少醒对银行股的宠爱也体现在他和富国基金对相关公司的调研上,包括朱少醒在4月末亲自调研宁波银行,以及富国基金在7月9日再次调研该股。根据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自2020年三季度开始,宁波银行首次列入该基金十大重仓股名单,截至3月末,宁波银行已经连续20个季度位列富国天惠成长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显示出头部公募基金经理对此类低估值红利资产的高度认可。

深圳一位管理沪港深主题产品的基金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透露,她在近期整体降低了股票仓位,主要兑现了部分估值较高的品种,但在股票仓位降低的同时反向增加对银行股的配置,包括对部分优质城商行股票的重仓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经理所谈及新覆盖的城商行股票,截至3月末尚未进入基金前十大持仓名单中,但其所在的基金公司年内曾对相关银行股进行前期调研,这也显示出基金公司的调研行为与后续加入基金产品股票池有着紧密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近期密集调研银行股的许多基金公司,在相关个股的配置比例上相对较低甚至未有覆盖,而基金公司对个股展开的针对性调研,或将进一步提升基金的配置空间。以南方基金6月末调研的沪农商行为例,截至3月末,南方基金对该股的覆盖仅有几只小型基金产品,且该股在南方基金旗下相关基金产品中的配置比例大多低于2%,而在红利策略的赚钱效应升温、换仓需求增大的6月末,基金对相关银行股的调研或也意味着资金配置力度的提升。

公募险资联袂助推红利资产

多位公募人士判断,银行股大涨反映了当前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增强、避险资金需求旺盛的现状,与此同时,资产荒压力的抬升也促使保险机构将目光投向红利类资产。

“此前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低于自然权重,近期部分基金加仓银行股,为银行股带来了更多增量资金。”前海开源优质龙头基金经理杨德龙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大型保险公司大幅增持银行股,持股比例普遍提升。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资金基于配置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作为低估值、高股息板块,银行股对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大资金具有较大吸引力,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的推动下,银行股估值有所修复。目前我国银行板块市净率为0.72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股息率则远高于国债收益率,对大资金吸引力十足。

杨德龙表示,银行股大涨也反映了当前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增强、避险资金需求旺盛的现状。在存款搬家效应下,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通过配置银行股进入权益市场。与银行理财相比,银行股不仅股息率更高,股价上涨还带来了资本利得。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有望成为吸引资金流入的重要标的。不过,随着银行股股价走高,部分银行股股息率有所下滑,这也可能削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制约后续上涨动力。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公募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板块配置再平衡,从中长期角度看,长期资金加快入场,红利资产仍具配置价值,当前红利板块在股息、估值方面具备优势。新“国九条”落地,进一步强化资金对红利策略的偏好。

华安基金也表示,资产荒+低利率+会计准则变动+政策引导多轮驱动,险资配置红利正当时,同时因为险资自身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资产荒压力的抬升促使险企将目光投向具有稳定股息率且具有低波特点的红利类资产。往后看,保险资金将是股市中的重要增量资金,把握险资配置方向对于投资的重要性愈发突显。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要求国有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预计每年新增数千亿元长期资金;同时不断疏通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拉长考核周期,降低短期波动压力,红利作为险资尤为青睐的配置方向,中长期资金面向好。

责编:王璐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商务部正在调查无人机和多晶... 转自:财联社【美国商务部正在调查无人机和多晶硅进口】财联社7月15日电,据第一财经报道,美国联邦公报...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000948 证券简称:南天信息 公告编号:2025-031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
恭王府跨界发布文创品牌   “恭·时尚”品牌以恭王府紫藤、海棠花窗等元素为灵感,融合非遗技艺,推出概念服饰、新中式成衣及配饰...
从赛场竞技到心灵共振 转自:光明日报    2024年7月,第九届海峡两岸(福建)青年英式橄榄球交流赛现场。新华社发   ...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603127 证券简称:昭衍新药 公告编号:2025-027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