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宝武)
邂逅 · 3304 期 · 11115 篇
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核心工程——上海东站的建设中,宝武环科、宝武水务下属宝钢建材通过规模化应用自主研发的绿色胶凝材料,攻克软土地基处理难题,为这一长三角“超级门户”打造低碳地基。截至6月25日,宝钢建材已为上海东站地基加固初期工程提供1049.46吨土体硬化剂产品,并以“零延误”供应和“零波动”质量,助力项目关键节点提前完成,并将持续保障项目后续基建。
上海东站作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其浦东川汇路片区存在大体积软土回填与流态固化难题。传统水泥基材料不仅碳排放高,且难以满足复杂地质要求。宝钢建材的“宝龙土体硬化剂”以工业固废为原料,较传统水泥减排30%以上,同时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三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为站房主体打下坚实低碳地基。
面对施工空间狭小、分层夯实困难等挑战,宝钢建材针对胶凝材料流动度展开专项攻关,通过批量模拟实验优化配比,确保夏季高温下仍保持优异流动性,实现狭小空间无死角密实填充,彻底解决传统回填工艺的密实度缺陷。此外,团队研发的高耐久性环保胶凝材料,在满足严苛环保标准的同时,显著提升土体承载力,为软土区域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宝钢建材建立“营销-生产-技术”三位一体响应机制:营销组前置对接需求,生产组动态排产保障供应,技术组24小时技术支持。这一高效协同模式,最终实现材料供应“零延误”、质量“零波动”,为项目关键节点提前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宝钢建材绿色胶凝材料在“东方枢纽”的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宝武环科、宝武水务绿色低碳胶凝材料产业的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研发-生产-应用”闭环,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基建工程,助力“双碳”目标下的城市基建走向成熟化、工程化与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