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持续回升,下半年央行还会采取哪些措施?对于中小银行较激进的债市投资,央行如何看待?人民币对美元是否存在升值压力?央行是否有必要采取稳汇率措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今年是否有增设或提额计划?
7月14日,针对上述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央行副行长及各司局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全面回应。据第一财经梳理,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对于中小银行激进的债券市场投资行为,央行认为,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把握风险平衡;人民币汇率方面,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一系列重磅信号的释放,为经济持续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注入确定性。
下半年货币政策基调仍是适度宽松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央行在去年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
谈及下阶段,央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总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
结构方面,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传导方面,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银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方面,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小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的“度”
今年以来,有不少中小银行仍然采取比较激进的债券投资政策,央行如何看待他们的投资风险?
“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考虑,选择适当增持债券,增加安全资产配置,平滑经营利润波动,应该说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回应称。
她表示,银行自发买卖债券,对市场也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当债券利率相对于贷款利率比较高,而且价格比较低的时候,银行会买入债券,这有助于稳定市场。反之,当债券利率较低、债券价格较高时,银行卖出部分债券能够实现自身的利润,也能够保持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不过,曹媛媛强调,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要保持合理的“度”,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对于个别债券投资较为激进的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债券面临的利率和信用风险。
她表示,央行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将监测到的高风险机构的信息共享给机构监管部门,关注资本充足率以及市场风险,同时央行将持续加强市场建设,不断丰富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一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都非常关注。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大,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溢出效应。
近期,市场关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颇为关注。对此,邹澜表示,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首先,国内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开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国经济将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其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预期升温,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将得到改善,中美利差将趋于收窄。
另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随着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今年前5个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约1000亿美元。
上半年,企业套期保值率和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这两个数据均提升至30%左右,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提升。
邹澜强调,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央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支持科创、消费
今年5月,央行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其中不少是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力支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比如,央行创设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专门用于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同时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从量上看,央行增加并优化了部分工具的额度,增加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额度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
价格方面,降低了再贷款利率,将支农支小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和各个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这些结构性政策措施已经在5月底前全部实施启动,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据邹澜介绍,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的合同金额已经达到1.74万亿元,企业可以随时提款使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提供了有效增信支持,截至6月末,银行间市场已经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累计超过150亿元。
他表示,下一步,还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在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基础上,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进一步提升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