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金小敏)近日,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革命老区,滁州学院“智绘星光”支教团14名师生在花石乡开启了暑期支教活动。这支团队以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为主体,通过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教育,照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12年来,这支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队伍,陪伴了革命老区的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暑假。
在支教团开讲的第一课上,支教团成员、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铭羽教孩子们认识“AI”。第一次接受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围在讲台不肯离开、提问不停。
此次支教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主,兼具课程辅导、心理辅导、普通话辅导等,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手工制作活动,全面提升山区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金寨县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滁州学院重视加强支教团建设,注重提升支教队员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支教团进驻前一天,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瞻仰了红军广场、走访了大湾村。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师生们聆听讲解,深入了解金寨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深刻理解“忠诚、奉献”的大别山精神。“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当得知金寨十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为国捐躯,很多都没有留下姓名的时候,现场很多师生热泪盈眶。
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整齐列队,向英烈敬献鲜花。支教团指导教师金小敏带领党员在红军广场重温入党誓词,用铮铮誓言铭记初心使命。支教队队长、共产党员许雨晴说,当看到这片红色土地的忠诚、牺牲和奉献,才更加深刻懂得我们为什么来这儿,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深入到这片红色土地中。在花石乡大湾村,师生们围坐在一起,聆听陈泽申老人讲述过去的艰苦岁月和如今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滁州学院:接续12年支教红色大别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