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噪声响,居民疾呼“我想静静”!楼道破墙隐患多,何时才能完成施工?墙面开裂,吊灯晃动,马路对面的工程是否影响自家房屋质量?……连日来,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收到多起市民投诉,均以“施工”为关键词。如何破解施工“扰民题”,需要各方精准施策。
半夜施工
噪声令居民难眠
住在徐汇区漕溪北路实业公寓的沈先生向记者反映,近期隔壁的徐汇中学正在施工,噪声经常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我可以理解学校想趁暑假赶工期,但是也要考虑到附近居民的感受。”
“学校施工应该是从7月3日开始的。我所在的楼层比较高,白天施工声音不算明显,但到深夜噪声就格外刺耳,似乎是玻璃破碎和金属钢管碰撞的声音,听上去叮叮当当、稀里哗啦的。”沈先生本想忍一忍,但直到晚上11点多准备休息时,工地上还在施工,没有要停止的样子。
记者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看到徐汇中学的一幢旧教学楼正在进行改造装修,而此处与实业公寓只有一墙之隔。现场施工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校园内确实是在翻新建造一座教学楼。“我们从7月3日开始施工,学校要求在8月20日前结束,因为8月25日就要进行新生军训。”对于沈先生的投诉,他解释道,“每天16时后,我们就停止了施工机器的运作,但清运建筑垃圾的工作还会继续进行,他听到的应该是工人们搬运碎瓷砖等废弃物的声音。”
能否合理安排清运时间,每天提前一两个小时结束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黄先生称工期实在太紧张,建筑垃圾又非常多,如果不尽早清理完毕,不仅无法推进后续施工,还可能会有更多的安全隐患。“工程前期需要抢进度,当天拆除下来的垃圾如果晚上没清掉,第二天白天工人就不能正常进场施工,机器也放不下。”但他表示,连夜清运的工作还有两天就能结束,一定会嘱咐工人尽量控制声响。
墙破洞后
楼道进水怎么办
“我所居住的楼层正在维修,但施工人员凿开楼道墙壁后就不见人影了。现在仅有一层防水布遮挡着大洞,这两天下雨,雨都漏进来了。”住在杨浦区图们新苑的周先生很担心雨水漏进旁边的电梯或打湿楼道地面,“我们这个楼层老人多,万一碰了摔了很危险”。
在周先生指引下,记者来到其所在楼栋顶层,刚出电梯就听到呼呼的风声从楼道一侧传来。在楼道的尽头,开着近2米高的大洞,只有一块防水布由塑料扎带固定在洞口上,就连说话声也被剧烈的风声与塑料布的抖动声盖过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两天无人施工,也没有对洞口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周先生称洞口距离电梯很近,近期雨水不断,雨水从防水布的下方流进楼道后,造成地面湿滑。“如果再飘进电梯,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另一位住户也担心墙体被敲开后,保温层裸露,雨水会不会引发墙面发霉、开裂?当务之急,是不是能做好一些更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尽快重启施工?
针对周先生等楼内居民所关心的问题,记者联系到小区物业与施工负责人,对方承诺将对洞口进一步采取加固维修等措施。“这两天未开工是因为风速较快,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较高,之后我们会对洞口加做一些防水保护措施,并尽量在7月16日前完成楼内维修和洞口修补工作。”而在记者实地采访的次日,周先生在电话中表示,施工方已用木板加固了洞口,减少了降雨对楼内产生的影响。
对面施工
老房是否更“脆弱”
阳台外墙渗水发霉、墙面开裂缝隙增大……家住瑞金二路130号的杨女士来电反映疑似受瑞金医院施工影响,自家房屋出现一系列问题,工程即将进入深挖地基的阶段,是否会加剧房屋的安全隐患?
杨女士所在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房屋使用年份已久。记者来到她所居住的三楼,站在阳台上能看到对面的施工现场。她指着发霉的阳台顶部说:“我们住了40多年,之前没出现过墙面渗水。最近出现渗水发霉后,上门维修的师傅说应该是外墙面开裂了。虽然师傅做了简单处理,后来每次下雨阳台还是会漏水。”杨女士的丈夫赵先生补充说:“前阵子工地开始打桩,屋里的吊灯都会跟着晃动,卧室墙顶的裂痕也越来越大。我们这幢楼的地基原本是按照地上4层建筑打造的,但上世纪80年代又加盖了一层,所以楼体可能更脆弱。”“现在还只是刚打完桩,等到后面开挖了,房屋的安全风险更大。”杨女士表示,此前只有一批人来家里看过,说要评估新建筑地下、地上层数最大承载力,但没人告知他们最终的第三方检测结果,希望施工方能持续对房屋安全进行动态监测。
记者前往施工现场了解情况。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得知对面小区居民的投诉,并在7月11日走访了8户居民。“每家每户提出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有的是阳台外墙渗水,有的是墙皮脱落,有的是墙面有裂缝等。不过这个小区本身比较老旧,上述问题是否由施工行为导致还有待确定。”他表示在开工前,公司已拿到第三方房屋检测报告和地勘报告等,业主可委托居委会作为代表,向公司申请查看。“我们也把联系方式留给了业主,后续如果出现其他房屋问题,随时保持联系。我们也会在施工结束后尽力做好修补,争取让大家满意。”记者也联系了瑞金二路130号所在的永嘉居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励先生表示:“近期会组织召开座谈会,把居民们的想法收集起来,再和施工方联系一下,在双方之间‘搭个桥’,大家尽快面对面沟通协调。”他补充道,居委会将持续关注施工项目的推进,边走边看,主动作为。
本报记者 张钰芸 通讯员 闫锦
志愿者 钟周畅 高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