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交付
创始人
2025-07-14 14:57:52
0

新京报讯 据“国际海事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3日,由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同济大学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

“同济”号是一艘2000吨级新一代绿色、静音、智能型综合科考船,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科考调查,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

该船于2024年4月开工建造,2025年5月完成综合海试,2025年6月完工交付。交付后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装备保障。

“同济”号总长81.5米,型宽15米,型深6.9米,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自持力35天,采用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它是国内首个取得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的科考船,分别是岸基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构建了“感知-决策-协同-控制”全链路闭环系统。

船舶动力方面,“同济”号采用了直流母排+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系统,锂电池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的作用,相较于同类科考船的能耗降低约8%。

此外,“同济”号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种类无人系统,具备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综合自组网功能,可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底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亦可承担故障检测、维修、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调查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务。

在开阔水域航行时,“同济”号可将船舶航行控制权切换至自主航行系统,借助感知设备洞悉水域情况,获取各种航行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处理后形成决策动作,根据可遇风险程度自主避碰、自动驾驶,减轻船员工作压力,降低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风险。同时,可以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以及人工算法,实现船岸之间的实时、高效信息交互和精准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号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在船上设计出460平方米的甲板作业面积、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人均10.2平方米的居住舱室和总计超100平方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

编辑 刘梦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康度夏 这些提示要关注 转自:健康报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围绕“健康度夏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举行新闻...
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在蓉举行法国... 转自:四川在线四川在线记者  田珊7月14日,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在成都举行法国国庆招待会。省人大常委...
IPO前夕风波不断,奇瑞新能源...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年2月,奇瑞向港交...
花旗:首予安井食品目标价75港...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菲律宾防长要求中国“弃核”,国...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7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