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曹煜 记者 姜天圣)七月的句容,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少年向“火焰蓝”奔赴的热情。7月11日,句容市华阳消防救援站内,20名来自团市委公益暑托班的小学生们以“不朽丰碑历成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七彩的夏日’你好‘火焰蓝’”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教育、团队协作与自我突破的成长之旅。
这场由句容市文明办、团市委、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汗水中读懂责任,更在挑战中见证了青春的力量。
现场
攀爬拉梯:从“我害怕”到“我们一起上”
上午10时40分,训练塔前,6米高的两节拉梯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消防员示范攀爬时,孩子们屏息凝神;轮到自己尝试时,现场却一度陷入沉默——梯子晃动、高度惊人,不少孩子攥紧衣角,脚步迟疑。
“我来试试!”三年级学生陈千墨第一个举手。他双手紧握横杆,脚刚踏上第一级,梯子便微微摇晃,围观的同学齐声惊呼。就在他犹豫时,下方突然传来整齐的喊声:“陈千墨,加油!我们扶着梯子,别怕!”原来,其他孩子自发围成一圈,用双手稳住梯脚。感受到支撑的力量,陈千墨深吸一口气,一步步向上攀爬。最终,他成功登顶,挥舞手臂欢呼时,梯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原来团结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下来后,陈千墨意味深长的感叹。消防员趁机讲解:“抗战时期,战士们就是靠着互相扶持才闯过一道道难关。今天你们扶住的不仅是梯子,更是同伴的勇气。”
现场
绳索攀爬:战胜恐惧,方能触摸天空
如果说拉梯考验的是团队,绳索攀爬则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训练塔另一侧,一根垂直的麻绳悬在半空,要求孩子们在消防员和安全绳索的保护下凭双臂力量攀至5米高。
四年级女生任玉童站在绳下,脸色发白。她悄悄告诉志愿者:“我恐高,平时连阳台都不敢靠近。”然而,当看到同组的男生陆续尝试,她咬了咬牙:“我不能拖后腿!”
攀爬开始,任玉童双手紧攥麻绳,脚试探性地蹬向墙面。才到2米高,她已双腿发软,低头看见地面,瞬间头晕目眩。“闭眼!想消防员叔叔怎么爬!”下方传来同伴的喊声。她闭上眼,默数节奏,手臂发力向上拽。当指尖终于触到顶端的红绸时,泪水夺眶而出。“原来恐惧可以被打败!”她哽咽着说。
消防员为她系上“勇气勋章”时感慨:“八十年前,战士们面对枪林弹雨何尝不害怕?但他们选择了向前。今天,你们也做到了。”
现场
水带接力:速度与默契的双重考验
下午的铺设消防水带训练,将团队协作推向高潮。孩子们被分为四组,需在50米距离内完成水带连接、展开并冲刺至终点。
比赛开始,第一组因水带打结落后;第二组因交接失误浪费时间;第三组则因跑动时水带拖地被扣分。轮到第四组时,队长季相佐迅速分工:“两人铺带,两人扶稳,最后一人冲刺!”
随着哨声响起,孩子们如离弦之箭。铺带员半跪在地,快速展开卷曲的水带;扶带员死死按住接口,防止脱落;冲刺员咬紧牙关,带着水带冲向终点。“1分15秒!第一!”当成绩公布,全组拥抱欢呼。
“抗战胜利靠的是全民同心,今天你们用行动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教官在点评时说。孩子们则互相击掌:“下次还能更快!”
现场
云梯体验:在云端读懂责任与担当
夕阳西下,云梯车缓缓升起,将孩子们送至20米高空。俯瞰营区,有人兴奋挥手,有人紧攥栏杆,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目光最终都落向地面——那里,消防员正仰头守护,如同八十年前,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
“消防员叔叔每天都要爬更高吗?”一个孩子问。消防员点头:“是的,但我们的身后是千家万户的安全。”这一刻,孩子们沉默了。他们忽然明白:所谓成长,不仅是学会攀爬与奔跑,更是懂得为他人撑起一片天。
从知识到行动:安全意识的“全方位”渗透
活动不仅注重体能与精神培养,更将安全教育贯穿始终。一楼会议室内,消防员通过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形式,讲解火灾预防、逃生技巧等知识。“如果家里油锅起火,能不能用水浇?”当消防员抛出问题,孩子们争相举手:“不能!要用锅盖盖住!”随后播放的消防主题影片《烈火英雄》,以真实案例再现消防员逆行火场的英勇,不少孩子偷偷抹泪。“消防员叔叔用生命保护我们,他们就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二年级学生凌熙皓说道。
“不朽丰碑”照前路,“火焰蓝”焰映初心
活动尾声,孩子们脸上有汗水,更有光芒。这场持续9小时的夏日之约,用真实的挑战替代说教,让红色基因在团队协作中传承,让少年担当在自我突破中彰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句容市文明办主任陈利元说。而孩子们用行动回应:他们已读懂“不朽丰碑”的深意——那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未来的坐标;他们也已准备好,以青春之名,向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方向,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