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即停工?莫让“凑数式开工”透支公信力
创始人
2025-07-14 13:36:47
0

转自:中工网

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挖掘机轰鸣而过,热热闹闹的集中开工仪式不久后,一些项目就任由荒草漫过地基。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地方项目建设开工即停工,开工即“完工”,这不禁令人困惑,既然项目不成熟,当初为何要开工?

强行“凑数”,反复“表演”

民生项目、产业项目等关乎地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保障,相关项目建设往往资金投入大、群众关注度高。借开工仪式提振精神、传递希望本身无可厚非,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并未做好项目建设准备就大搞“开工秀”,甚至存在“凑数式开工”“表演式开工”“蛮干式开工”等情况,要“面子”不要“里子”,群众反映强烈。

——开工即停工,来去都匆匆。不久前,有群众反映,西部某市一重点桥梁改造工程,在2022年举行开工仪式后,经短暂开工便停工至今。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项目现场被施工围挡拦起,透过围挡看到,内部已杂草丛生。据了解,项目原定建设时限为720天,如今时限已过,仍未看到明显建设进展。

一名熟悉该项目建设的内部人士说,项目在高压线路迁改等工作还未完成的情况下,便在该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仓促宣布开工,但因缆索系统和北岸引桥不具备施工条件,大量机械设备和人员闲置,项目开工不久后设备和施工人员又匆匆离场。

据了解,为了达成“开工数目”的目标,类似上述不成熟的项目被凑数“集中开工”,以致开工即停工。受访知情人士表示,上述项目高压线路迁改工作至今未完成,项目短期内无法复工。

——大手笔开工,“半拉子”收尾。半月谈记者发现,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仍在对接或论证阶段,或者尚未得到权威部门批复就蛮干上马,造成严重浪费。

公开通报显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温泉景区原党工委书记刘俊福,在未进行论证的情况下就在短期内盲目引进打着生态发展等旗号的“特色小镇”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举行开工仪式并建设配套设施,因脱离当地发展实际导致大面积烂尾。

无独有偶,广西柳州市连续两任原市委书记郑俊康、吴炜在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以举债融资等方式建设柳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数年后仍未通过审批,项目停工,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

——反复搞开工,有场面没内容。今年,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指出,一些地方存在项目重复开工问题,有的地区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的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不久前,连接两省份的某交通项目再次举行开工仪式。知情人士介绍,早在数年前,该项目就先后在这两个省份举办过动工仪式,沿线群众翘首以盼,期盼项目完工后出行更便利,但项目宣布开工不久就停了下来。一名群众对半月谈记者说:“既然现在才是正式开工,不懂数年前相关部门为何就宣布开工了?”

开工虚火透支公信力

弄虚作假、自我表演式的“集中开工”,不仅造成资金和人力的重复浪费,还透支了政府公信力,扰乱市场预期。一次次虚假开工后,被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本应是地方发展的“垫脚石”,最后却成了“绊脚石”。

苏州大学地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成良认为,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展示当地发展成绩的重要窗口,但一些地方觉得开工少了“不好看”,盲目追求开工数量,甚至弄虚作假。广西行政学院一位教授认为,一些地方干部热衷“造势一时”而非造福一方,相信“开工即政绩”,把抓项目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造数据、讲排场、做表面文章上,实质上凸显了其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畸形政绩观。

“唯数据的评价体系让部分地方沉迷于‘数字游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考核看重开工数排名,而非综合评估发展质量,导致一些地方陷入“数字游戏”。

受访基层干部说,在“比学赶超”的压力之下,有的上级部门为了压实发展经济的责任,给基层强压不切实际的指标,只顾部署、不抓执行,只看数字、不问过程;有的上级部门只关注“是否开工”而非“能否建成”,为了完成任务,一些项目只能仓促上马。

受访人士介绍,一些部门在对项目进行监督时,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使得部分项目重复开工等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广西财经学院教授许露元认为,当前项目备案审核全流程不够严密,仍有隐匿项目真实进度的空间。此外,个别地方在监管过程中,习惯于轻描淡写地提示、象征性地批评教育,未能对造成严重浪费的地方领导干部动真碰硬、严肃追责。

杜绝开工乱象,守好责任田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业内人士建议,要以此为契机,推动考核评价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重实效。以“零容忍”态度对数据造假、资源浪费等行为坚决说“不”。

魏万青等受访人士认为,对脱离实践、不切实际的考核制度要加快反思与修正。许露元建议,应减少对“开工率”“签约量”一类粗放型指标的依赖,将更多考核权重放在项目质量、后续运营效果和社会效益上,谋深谋实一批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高质量项目,形成项目合理梯次推进格局。

对一些开工乱象,应构建全流程、可追溯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责任。同时,受访人士建议,针对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群众和媒体参与监督,适当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重大项目进行定期审计和实地核查;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部门力量,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弄虚作假者依法依规进行严肃问责追究。(覃星星 农冠斌 王楚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至正股份(603991.SH)... 格隆汇7月14日丨至正股份(603991.SH)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
盈趣科技涨0.60%,成交额8... 7月14日,盈趣科技涨0.60%,成交额8135.39万元,换手率0.66%,总市值130.30亿元...
凯众股份涨0.00%,成交额7... 7月14日,凯众股份涨0.00%,成交额7867.24万元,换手率2.39%,总市值33.13亿元。...
高测股份涨0.14%,成交额8... 7月14日,高测股份涨0.14%,成交额8053.02万元,换手率1.42%,总市值56.57亿元。...
华大基因跌0.38%,成交额2... 7月14日,华大基因跌0.38%,成交额2.83亿元,换手率1.38%,总市值206.73亿元。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