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湾区之声
海洋,始终是广东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号角再次吹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海洋,重塑“海上朋友圈”。
区域协同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上门户
广东充分发挥港口优势,6个亿吨级大港与479.4公里疏港铁路、1619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共同构建起高效物流网络。通过创新“一港通”“组合港”等模式,广东正在重塑港口发展新格局。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骋伟在接受大湾区之声采访时表示,广东首创的组合港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显著增强了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
全球布局
拓展"一带一路"海洋合作新版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广州南沙港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建立连接,152条外贸航线覆盖12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此同时,江门海工装备企业通过"集群出海"战略,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品牌。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胡振宇表示,广东正通过渔业科技输出和海上风电装备出口“双轮驱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合作新生态。
当前,广东8万家涉海企业蓬勃发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海洋经济建设。从优化区域协同到深化全球合作,广东正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道路。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纽带,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正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编辑/王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