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泰安日报)
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产业协同发展中,宁阳化工园区坚持“三维+时间”的多层维度,打造和布局协同发展新版本,用集采、集产、集智为新理念、新概念、新支点的“三集”服务,打造绿色、低碳、高端新未来,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认知。
在“三集”服务搭建起园区协同发展新框架后,更多化工企业集聚园区,促进了园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末,园区化工企业达到37家,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宁阳化工园区成功入选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全省仅3家;华阳集团入选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
集采
抱团降本,黄金通道显神通
宁阳化工园区打造全长38公里、“六横两纵”的道路网络,构建了15分钟公路、铁路立体物流网络;投资30亿元建成恒信高科铁路物流园,衔接“一带一路”;投资12.6亿元的华东地区最先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直接服务于大宗商品的采购,降低了大宗商品运输、仓储成本。
园区打造7000多米公用管廊,管廊可同时输送13种工业企业的液体产品,为实现原材料“集采”提供了基础保障,实现了园区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的物料闭路循环,年可节省物流费用1.5亿元。仅明升达集团生产的蒸汽,就可以为园区近20家化工企业提供“循环动力”,价格统一,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延伸,也整体推动了园区能源绿色发展。“园区通过建立综合管廊、气体供应中心、集中供热、物流中心等集成化的公共辅助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能源、资源以及余热余能互相利用程度,支撑园区一体化建设。”宁阳化工园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凯说。
记者了解到,“集采”包括园区内与园区外两个部分,园区内以原材料“集供、协供”实现“集采”;园区外以大宗商品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企业“团购”实现“集采”,形成“材料供需闭环体系”,全面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打造协同发展新样板。
集产
龙头引领,循环经济筑高地
“集产”的目的是实现产业集中,培养和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在上下游协同过程中的抱团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自开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以来,市高端化工产业链专班以抓好基础设施保障为工作出发点,累计投入资金70亿元,推动管廊、危化品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5G新基建等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新基建”体系。
宁阳化工园区投资12亿元建设中京鼎特资源配置中心,打造以“气体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产值规模在35亿元以上;实现4.88万吨危废、废液内部处理,节约化工企业成本3000万元。在实施中水回用过程中,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用水供应,工业水厂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年可节约用水570多万吨,为产业的集中落地与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宁阳化工园区负责人表示,园区企业产生的蒸汽输送给新泰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企业生产的大颗粒尿素为肥城化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加之园区内多家企业拥有全球行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真正建立了国际国内互连、市内共通的“大循环”体系,实现多方共赢。
目前,恒信万吨级氢能源项目建成全省第二大高纯氢生产装置,氢气纯度远超国家标准,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晋煤明升达新上15万吨吡啶、PPS特种新材料等下游项目,项目建成后,吡啶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亚荣化学新上15万吨氢氧化钾等20个下游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含磷阻燃剂生产基地,7个产品拥有全球行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
集智
创新沃土,未来产业蓄动能
没有智力支持的产业,未来是空洞的、不可持续的,以人才、智能为保障的新质生产力,是产业“长青”的沃土。
市高端化工产业链专班以调研为基础,坚持登高望远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强化产业规划,全面摸清产业底数,以“市内+市外”“基地+飞地”的形式,联合部署创新基地,打造未来创新协作示范区;与数字经济产业链联合构筑“5G+AI+园区”模式,在化工园区建立有效数据分析模型,建成集安全、环保、应急为一体的综合智慧监管平台,直观展示园区内企业之间“链链协同”场景。该专班引导亚荣与北京化工大学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德诺森携手浙江荧光剂生产工艺专业团队,在项目中试上聚力实现链内产业协同,为产业高端发展、战略发展、未来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在相继开展的全国纳米农药青年科学家论坛、全国高端化工助剂论坛中,该专班不断为链间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在人才互补、产品配套、技术合作、市场分享等方面实现共享、共赢,推动化工产业全场景协同与协作。
据宁阳化工园区负责人介绍,投资6.9亿元建设的中京智能产业园,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科创平台,吸引19家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同时,园区与北京化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联合建立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已建立的省级和市级研究中心、实验室达46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培养化工专业技能人才45人,被评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
“通过以‘集采、集产、集智’为基础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在安全、环保、绿色低碳方面,鼓励企业之间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合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目标。我们将依靠泰安市‘产业大脑’,为企业画像、为产业画像,建立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并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整合商品流、数据流、物流、资金流信息,为银行提供交易闭环、资金闭环的风控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实现‘金融+园区’的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为中小企业、活力民企的发展保驾护航。”市高端化工产业链专班组长张金萍说。
上一篇:上半年出口实现7.2%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