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周董演的藤原拓海可能没那么明显,但是《F1:狂飙飞车》里的布拉德·皮特往那一杵,你就觉得应该不太好控制,头两年的“锤哥”的片名干脆也不装了,就叫《极速风流》。在赛车电影里,把人往极端了看,好像都有可能成立。所以称呼他们“风一样的男子”似乎也成立,不只说他们酷毙,也说他们呼啸而过,只留轰鸣,比泰戈尔天空里的鸟,并没多留下点什么。
清纯的周董和《头文字D》
早年港片也飙车,感觉都是混混,把高级职业赛车比成了小县城烟雾缭绕动辄斗殴的台球室。字面意思非常干净的华语赛车电影也不是没有,2005年周杰伦坐那劲收6000多万,以至于2020年以后了,我儿子花里胡哨的电动助力车上还有“藤原家豆腐店”的贴纸。
《头文字D》其实被演绎成了一部纯爱赛车电影,标准的那种日系纯爱。彼时刘伟强麦兆辉顶着拯救香港电影的《无间道》三部曲的光环,周董就更不要说了,相当“范特西”,表情木讷地完成了一部赛车电影。周董饰演藤原拓海,一个平平无奇的加油站工作人员,主打《豆腐宅急便》,电影的整体气质:清纯。
我脑子里总是有1995年刘德华和梁咏琪主演的《烈火战车》,吴大维说了一句台词:你快得过风,你永远快不过时间。其实抛去赛车场和修车铺,在我心里,《烈火战车》就是另一部《旺角卡门》。
搞破坏的《速度与激情》
超级英雄电影都不差飙车戏,车是工具。当然“速度与激情”系列属于开宗明义,挣钱能力比皮克斯拉胯的“赛车总动员”系列强太多,但是除了保罗·沃克,里面大部分壮汉都没有一张标准赛车手的脸,你说巨石强森和文·迪塞尔,怎么看也不是赛车手的样子。
而且这个系列有明确的分水岭,前面确实还有赛车电影的影子,后面格局越来越小,林诣彬完成了自我进化,所以第五部《速度与激情》请来了巨石强森,更大牌更大场面和更歇斯底里的破坏;温子仁接棒的第七部,因为系列真正的男主保罗·沃克的意外死亡而染上了悲情曲风,“SEEUAGAIN”成了主题曲。但是一个系列总不能指望意外成就经典,所以疯狂烧钱和破坏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另一种怪兽电影。破坏成了主题,破坏提供了最多的情绪价值。
有趣的“速递”与“快递”
法国喜剧《的士速递》一共拍了5部,从VCD时代拍到了流媒体时代,其实外卖小哥到出租车司机再到编外警察的设置,已经基本敲定了喜剧套路,主打精致和趣味;同样是法国出品的《玩命快递》,一度有一个非常耸人听闻的翻译《非常人贩》,2002年杰森·斯坦森在中国大银幕上扛着的是舒淇,而从系列三部曲中这位退役特种兵的任务来看,《非常人贩》的翻译也是到位的,生意就是生意,送个人最后送进了阴谋和圈套。
如果这时候你觉得,法国人够无聊的,拍来拍去也是这一套,那么恭喜你已经会抢答了。因为一个必要的知识点摆在幕后,《的士速递》系列和《玩命快递》系列的编剧,都是大名鼎鼎的法国国宝级导演:吕克·贝松。没错,就是《第五元素》《杀手莱昂》和前两年在内地一片叫好的《狗神》的导演。最长的赛道是人心的赛道
最长的赛道和没有终点的赛道,是人心的赛道,是一个赛车手的心路历程。这话听着矫情,但是堪称伟大的赛车电影,也是堪称伟大的竞技体育电影,说的是胜负输赢,说的又不可能只是胜负输赢。韩寒算是真心喜欢赛车的跨界导演,但是巴音布鲁克赛道加塞了太多乏味的笑话,更何况它们还是特供春节档的。
两部《飞驰人生》确实谈不上特别出彩,也就更谈不上喜出望外了。
关于赛车手的华语电影标杆,必须得响起罗大佑的《你的样子》,那是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后再也没能爬起来,又因为没能爬起来而再次站起来的阿郎的故事。周润发和张艾嘉的唏嘘往事,当然张艾嘉坐在周润发的后座上时,响起的音乐同样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找到刹车”的浪子们
2013年锤哥主演的《极速风流》,在2015年引进内地,朗·霍华德导演证明,无论他拍什么题材,都是往史诗格局去的。严谨缜密还是桀骜不驯,专业技术流还是冒险不羁更风流,赛道上跑着长得差不多的车,但是赛车里坐着完全不同的人。私交甚笃亦敌亦友,车圈往事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速度与激情》系列,终究还是爆米花电影,它唯一灵光乍现的时刻,是保罗·沃克的还魂。
保罗·沃克长着一张典型赛车手的脸。
文·迪塞尔和强森,更像货车司机,或者蓝翔教练。
2019年的《极速车王》在2020年同样被滞后引进,福特和法拉利的勒芒耐力赛往事,你甚至觉得,这根本就是在谈论《创新者的窘境》。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友情,砸后备厢、三车同步冲线和迈尔斯波澜不惊的车祸,好像在讲一些宿命般的平凡人生。
贝尔略带偏执的瘦削造型,也有一些浪子回头的挣扎。但从一个极致的竞技项目里,你永远能看到最动人的纯粹。虽然理论上说,顶级赛车毫无疑问是人类发展中“剩余”带来的炫富宴,但是每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赛车手,极致的赛车手,都在向财富竖中指。
所以《F1:狂飙飞车》的题眼之一是:如果不是钱的问题,那还有什么问题?
虽然看不懂F1的规则,虽然只认得一个舒马赫,但是优秀的赛车电影没有门槛,因为优秀的赛车电影跑的都是“心路历程”。某种意义上说,《极速风流》里的锤哥,《极速车王》里的迈尔斯、《F1:狂飙飞车》里的海耶斯,包括《阿郎的故事》里的阿郎,都像个浪子,一个放荡不羁的灵魂,需要学习很久才能找到刹车的人。布拉德·皮特现在演戏真是举重若轻,这么演早晚还是要拿奥斯卡影帝的,但他又不是那种为了拿影帝的演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