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流在工作中
陈长流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
凌晨2点的庆阳数据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陈长流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这个看似普通的夜晚,正是甘肃移动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即将上线的关键时刻。“再检查一遍空调系统!”他拿着对讲机说道。在“东数西算”的国家版图上,这位46岁的通信老兵正带领团队走在算力长征之路上。
“东数西算”的拓荒者:
在黄土高原种下“数字庄稼”
2021年冬天,当“东数西算”工程将庆阳划入国家算力枢纽版图时,当地老百姓还不太明白这些“大机房”能带来什么。陈长流带着团队走遍庆阳的沟沟峁峁,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这就像在咱黄土高原上种‘数字庄稼’,以后可以直接投运给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企业。”
在建设高峰期,工地上1000多名工人24小时轮班作业。庆阳数据中心创新提出的“极速建设法”(科学测算、小步快跑、量身定制、极速建设),让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缩短40%。
“数字丝路”的筑路人:
让甘肃算力直通大湾区
“长三角客户要求时延必须控制在20毫秒内!”面对客户的严苛要求,陈长流带领团队开始了“速度革命”。他们部署了“五极”400G省际骨干网络,实现了庆阳辐射成渝、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6-8-12-15毫秒时延圈,最终实现了庆阳到粤港澳大湾区15毫秒的极速连接,比原定目标还快了5毫秒。
如今走进庆阳数据中心,一排排服务器机柜闪烁着蓝光,正在为2000公里外的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支持。运维工程师小张笑着说:“现在咱们这儿处理的都是‘最强大脑’的活计,前几天刚帮深圳一家医院完成了远程手术模拟。”
“数字甘肃”的播种人:
从万卡集群到万家灯火
去年夏天陇南暴雨,时任庆阳移动总经理的陈长流紧急抽调8名骨干人员驰援灾区,顺利完成抢险任务,为通信恢复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庆阳移动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等6次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不断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安全的社会环境努力。
在甘肃移动的推动下,其算力服务已深入田间地头。在定西马铃薯基地,农户们通过云端智能系统精准控制灌溉;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专家借助算力支持进行数字复原。陈长流常说:“我们的光纤里流淌的不只是数据,更是老区人民的希望。”今年5月,陈长流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扎根智算产业、筑就“数字丝路”的执着坚守。
采访结束时,陈长流指着办公室墙上的甘肃地图说:“你看,我们正在把这片黄色的土地,一点点染成代表数字的蓝色。”从通信电缆到算力光缆,从黄土高坡到“数字高原”,这位老通信人的故事,正是新时代西部通信人奉献社会的最生动注脚。
通讯员 赵雅琪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任泽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