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周祎欣 通讯员 贝雅芸
本报讯 7月9日,市产业集团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嘉兴机场配套交通工程(机场连接线工程)交工验收会,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见证与监督下,嘉兴机场配套交通工程(机场连接线工程)正式通过交工验收。这是自去年6月25日洪合至马家浜道路工程交工验收后又一重大标志性节点,同时也标志着嘉兴机场配套交通工程整体全面交付,为机场年内投运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嘉兴南湖机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机场配套交通工程(机场连接线工程)包括航站楼进场专用道路、机场货运公路及机场工作区专用道路,3条道路从桐乡大道分别连接机场航站楼、机场货运区域以及机场工作区域,是机场建成开通的关键道路工程。
自2023年6月施工进场以来,市产业集团统筹实现临建快速建造入驻,要求参建单位骨干力量第一时间到岗履职,推进项目最快实现全面开工;以组织实施“决战100天、确保全年红”“争先创优立功竞赛”等活动为抓手,全面动员参建单位攻坚克难。“面对高温、台风、梅雨等天气考验,以及场地狭小、交叉面多、交通组织复杂等现场挑战,我们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通过‘首件验收制’、严控沥青路面摊铺、3座地面桥、1.2公里环形高架等核心工程品质,以‘零缺陷’标准打造精品工程。”嘉兴机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深入贯彻“科技兴安、创新提质”理念,市产业集团将多项新工艺深度融入施工全过程,采用了全预制装配式悬臂挡土墙、梳齿型伸缩缝、改性聚氨酯混合料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升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航站楼进场专用道路1.2公里环形高架尤为亮眼。建设者运用3D建模与数控切割技术,将8000吨钢箱梁科学分段,实现安装误差小于2毫米的精准对接。同时,高架钢箱梁部分采用改性聚氨酯混合料面层的新专利技术和材料进行施工,确保钢箱梁与沥青路面完美黏结。相较于传统现浇箱梁,钢箱梁方案成功减轻结构自重40%,显著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与长期耐久性,体现了绿色建造理念。
作为连接航站楼与外部路网的“主动脉”,机场连接线工程涉及多专业交叉,协调难度巨大。“一方面,我们主动担当,建立‘日调度、周例会、月总结’高效协同机制,精准统筹破解难题。”市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通过‘挂图作战’,协调路面、机电、交安、绿化等专业队伍同步推进,实现各环节高效无缝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航站楼建设进度及圆通公司保通需求,市产业集团还积极协调施工单位主动让渡关键工作面,待航站楼关键节点完成后,立即组织精锐力量进行集中攻坚、连续作业,最终于今年6月30日圆满完成收官段施工任务。
眼下,随着配套交通工程全线贯通,嘉兴南湖机场正加速形成“航站楼+高架+地面道路”立体化交通体系。接下来,市产业集团将以此次交工验收为新起点,持续优化细节、提升品质,确保机场整体工程如期投运,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篇:五天淬炼,舞韵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