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翔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2025年年会上,我市多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全国舞台,充分展现了湖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创新活力。
会上,湖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我市首创的湖州融资主体“碳账户”服务平台。该平台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有效破解了碳核算领域的方法不统一、成本高、数据获取难等共性难题,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0、1、2、3、4”:依托金融数据引擎,实现企业碳核算“零成本、零干预”;采用全域统一核算方法学;为工业、农业等主要行业2万家企业建立“碳账户”,覆盖全市近80%碳排放及75%以上金融机构对公客户;依据碳强度行业排名及变化实施绿、蓝、棕3色分类;并应用于转型效益评估、产品创新、融资贴息、信息披露4个领域,为转型金融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底座,贡献了可复制的“湖州方案”。
湖州智慧在年会多个环节闪耀。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发布《绿色金融赋能“两山”转化——金融支持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湖州实践》;湖州金融监管分局推出湖州碳中和银行网点建设标准;湖州银行阐述该行转型规划。在多个专题论坛上,我市相关监管机构、研究单位及银行代表还就生物多样性金融支持、绿色普惠融合等议题分享了前沿探索与实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年会发布的22项绿色金融成果中,10项带有鲜明的“湖州印记”,包括:工商银行湖州分行投融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与应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研究》、《绿色金融创新案例研究》、《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湖州融资主体“碳账户”服务平台、《绿色金融赋能“两山”转化——金融支持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湖州实践》、湖州碳中和银行网点建设标准、《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4)》、湖州银行转型规划以及《长三角上市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实践与进展研究——基于中证长三角绿色产业50 指数样本企业的跟踪》。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市绿色金融改革的系统深化与创新能级提升。
上一篇:关爱新就业群体子女
下一篇:安全教育守护暑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