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虾十条”助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
创始人
2025-07-14 07:23:17
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从传统“一季红”迈向“四季鲜”,湖北潜江市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拓展、成效日益凸显。

在日前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湖北落实“虾十条”的具体工作举措及取得的进展和突破。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潜江销售鲜活小龙虾突破20万吨,交易产值破1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小龙虾交易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将再创新高。2025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潜江市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四季有虾、工厂养殖、标准制定、精深加工、菜品创新等关键环节精准突破,推动“潜江龙虾”由一季红变四季红、由一桌红变满堂红、由一城红变天下红,加快形成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

品牌建设开启“提档加速”

7月盛夏,暑期蒸腾,鲜香四溢的小龙虾成为天南海北食客们争相购买的“夏日明星”。

2023年,湖北出台“虾十条”政策,明确“潜江龙虾”为湖北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全省共打“一张牌”。

近年来,潜江紧扣“虾十条”部署,深入实施“四大工程”,打通小龙虾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更擦亮了“潜江龙虾”金字招牌,让“潜江龙虾”不仅成功“走出去”,更能“走得远、卖得好、叫得响”。

一产提效,打造创新驱动策源地。潜江全力推进养殖扩面增产,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打造万亩养殖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2025年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2.25万吨,同比增长4.6%。为加快形成“四季有虾”成果,高规格建设示范基地,力争年底完成冬虾养殖面积1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3.2万吨。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中科院水生所合作研发的“潜江龙虾1号”预计年底通过新品种审定,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潜江1号”已通过中试,近期将在全市示范基地进行试验。

二产提质,锻造精深加工强引擎。潜江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摆在关键位置,推动6家企业落户和技改扩规,完成投资8.8亿元,新增小龙虾加工产能9.4万吨。2025年上半年,全市小龙虾收储加工达25.2万吨,同比增长5.9%。构建集产业数据、在线交易、智慧物流于一体的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已完成1094家企业上链,累计实现交易额161.2亿元。

三产提级,增强全域协同支撑力。深入实施“百城万店”,全国范围内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支持晓飞歌全国布局“小龙虾驿站”,已开业503家;在武汉设立8个潜江龙虾产品售卖及“虾卡”提货窗口,实现活虾冷链直供、标准化加工、主城区1小时外卖直达。加快织密物流网络,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累计建成分中心27个,覆盖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高峰期日均交易小龙虾达1500吨;上半年交易量17.7万吨、同比增长3.74%,交易产值75.27亿元、同比增长4.4%。

品牌提档,构建质量兴农新样板。持续做好品牌运营,上半年新增授权小龙虾加工、餐饮企业45家,授权企业总量突破308家,2025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加快健全标准体系,创新打造《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185项标准涵盖6大板块、23个方面,其中40项由潜江主导发布实施。

“四季有虾”模式取得重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虾十条”明确提出,重点攻关“四季有虾”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加大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力度。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核心环节,成功攻克了小龙虾养殖季节性波动等产业瓶颈,突破了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

实现了苗种自供。采用“同塘育养分离”技术,提升苗种成活率和养殖效率。实现种虾培育与苗种生产全年化,轮捕轮放,全年养殖。

解决了营养供给。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特殊工艺优化饲料,提高低温下饲料的诱食性、消化吸收率及营养全面性。同时实施“肠外营养精准补给”,维持水体稳定,保障冬季小龙虾蜕壳和正常生长。

构建了“宜居”环境。池塘模式提升全年水草覆盖率,并结合微生物技术稳定池塘水体环境;虾稻模式集成秸秆快速矿质化、微生物调节及水草搭配等技术方案,支撑稻田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冬季养殖。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季有虾”模式不仅推动了养殖效益的提升,更为全国小龙虾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湖北方案”和“潜江样板”。

与传统养殖相比,“四季有虾”模式效益显著提升。首先,填补了市场“空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潜江累计上市冬虾约2.4万吨,实现产值约21.9亿元,有效填补了冬季小龙虾市场供应空白,实现全年均衡供应,满足消费者“时时尝鲜”需求。其次,提升了养殖效益,大幅提升了单位面积产出和土地利用率,育养分离等技术的集成运用,实现了苗种自供,亩平节约苗种成本1000元,并保证了投苗成活率;在养殖模式上,实现多茬养殖,其中“四季有虾”池塘模式亩产优质商品虾超800斤,亩均增收超2000元。最后,增强了产业韧性,有效规避传统虾稻模式集中上市导致的价格“波谷”,有力提升了产业稳定性和养殖户抗风险能力。

另外,针对此前网传“小龙虾价格大跳水”,该负责人回应表示,小龙虾价格波动属于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正常周期规律,潜江龙虾产业整体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据湖北省渔业统计系统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潜江小龙虾累计产量达2.56万吨,同比增长约9%,产值达27.3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21%。这充分反映出以“四季有虾”为代表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推广成效显著,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责编:ZB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异味追查到噪声治理,全国生态... 转自:中国环境报“中高考期间,我们累计对万余件噪声、恶臭、异味等投诉举报进行筛查,对近400件涉考重...
金价震荡,机构短期分歧难掩中长...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Wind数据显示,上周截至7月11日,全市场14只商品型黄金ETF近一个月回报...
降!降!降!榴莲,近一年来最低... 你发现没,今年夏天榴莲的价格没有往年那么贵了。因为极高的营养密度和独特的风味,榴莲常常被大家称为“水...
河南遇今夏最强高温,为何今年这... 郑州市气象台2025年7月14日6时30分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郑...
冀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提质强企...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在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河北省质检院”)的技术支持下,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