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孟 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风景”变“钱景”,为广西边关带来活力。广西边关正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多方面展现出积极昂扬的新气象。这是前不久参加2025“美好中国行·走进广西边关国家风景道”采风团的成员们的深刻感受。
说起旅游发展成果,崇左市宁明县珠连村致富带头人马建国充满自信,他曾在相关活动中向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的官员介绍珠连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以及乡村入境游发展策略,收获了广泛点赞。
“有这么好的资源在手,我们铆足了劲搞农文旅融合。完善的文旅设施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村里人的生活更有滋味。”马建国介绍,依托花山岩画世界级“金名片”,珠连村建成木州体育公园、珠山艺术村、小红人营地,推进盆景园、农事体验园、香草产业园等项目,打造糖波酒、艾叶粑、古法红糖等特产,推动农文旅产业不断发展。
据了解,珠连村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规模突破100万元,2024年达到106万元,成为宁明县的佼佼者。
今年6月初,紧靠龙邦口岸的靖西市龙邦镇护龙村排干屯里施工繁忙。龙邦镇副镇长李光琨介绍,这里将建设一条崭新的中越风情街,有望成为中越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护龙村距离中越边境线不到100米,全村7个屯中5个与越南接壤。过去护龙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开发边境文旅资源后,餐饮、民宿等企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众多村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
精心规划的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项目总投资超过1700万元,着力发展边境旅游、特色商贸、乡村民宿等业态。“建设集民宿、夜市、酒吧和集市于一体的文旅商业街,能让游客停留更长时间。”李光琨说,龙邦镇正在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推动“文旅+边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造边境旅游的热门打卡点。
在大新县德天村,近两年来,有8名大学生、5名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就业,几十名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落户,一起创业致富,续写了德天村民族团结、守边固边佳话。
在大新县明仕村,“95后”梁海燕等年轻村干部带领全村积极推行“支部+协会+企业+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吸收优秀人才入党,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明仕村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每逢节假日,明仕农家乐一条街便挤满了游客。如今,明仕村的农家乐已经发展至85家,可同时接待2000多人住宿、5000多人就餐,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400个就业岗位。当地也由传统单一农业经济转变为农文旅融合的多元经济,带动了周边19个自然屯的农特产品销售。
近日,东兴市竹山小学的“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小小讲解员们在历史遗迹“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前,为游客进行讲解。
竹山村与越南芒街隔海相望,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近年来,竹山村深入挖掘竹山古街的人文价值,积极与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联动,大力发展边海观光、耕海体验、购物餐饮以及乡村休闲等多元业态,实现了精彩蝶变。如今,这个边陲渔村已经拥有了“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