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展演”有哪些新趋势?
创始人
2025-07-14 06:46:27
0
  •   游客在东郊记忆“成都”地标墙拍照打卡(资料图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强文旅消费多元供给,促进文体旅商展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实现该目标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推动“旅游+展演”。

      综合公开研究,“体验为王,互动至上”将成为未来“旅游+展演”的核心追求。首都文化智库在公开研究中提出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作为被动的观赏者,而是日益追求能够深度参与、亲身体验并能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演艺形式。旅游演艺将朝着“个性化定制”与“场景化社交”的新范式进化。未来的演艺产品将不再仅仅是供人观看和简单参与的标准化内容,而是能够根据游客的个人偏好提供差异化体验路径、鼓励游客在特定场景下进行社交互动、方便地进行分享和二次创作的独特文化社交活动。

      和上述需求变化同步进行的,是前沿技术的地位日趋重要。公开研究普遍谈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AI)、裸眼3D、数字光影、智能交互等新兴技术,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旅游演艺的创作、呈现和运营环节。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多感官协同刺激,极大地提升演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

      此外,相关演艺空间将呈现“泛在化”的趋势。根据公开研究,演出将进一步突破传统剧场的物理限制,更加灵活地融入景区景点、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商业综合体和主题公园。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提出,文旅商将进一步融入历史街区、旧厂房里弄的有机更新,打造出一批“可漫游、可消费、可生活”的特色文化街区和创意消费集聚区,开创“夜游+”“露营+”“工业+”“美食+”“研学+”“周边+”“市集+”等一系列文旅商体展融合型新业态。

      基于上述趋势,各类演艺新空间将作为“旅游+展演”的新载体得到蓬勃发展。所谓演艺新空间是指以演艺为主营业务并形成多业态融合、多功能协同的新型演出场所,包括非传统的营业性演出场所(如在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会馆、古戏楼、书店等开办的演出场所),以及在相关户外空间开办的演出场所(如产业园区、文化街区、艺术聚集区、公园景区等)。一公开发表的文章谈到,演艺新空间本质上是小剧场概念的延伸与创新,它保留了小剧场的亲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打破了传统剧院的界限,将演出活动带入更多元化的场所,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观众需求,创造出独特的观演体验。2019年上海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演艺新空间”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截至目前,全国各地约有演艺新空间1500多家,其中落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的约占三分之一。《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提出以演艺新空间为代表的新业态探索正在不断推进,“演出+餐饮”“演出+商业”等新的消费场景逐步成形。

      (川观智库研究员熊筱伟 整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BilibiliWorld三天... 转自:扬子晚报7月11日-7月13日,BilibiliWorld2025即哔哩哔哩世界数字娱乐动漫文...
国晟科技2025年7月14日涨... 2025年7月14日,国晟科技(维权)(sh603778)触及涨停,涨停价5.49元,涨幅10.02...
不丹王国政府向币安转入 99.... 吴说获悉,据 Onchain Lens 监测,不丹王国政府于 1 小时前向币安转入 99.47 枚 ...
最新或2023(历届)植树节手...   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又可以植树造林,为我们的绿色广州出一份力。而且又可以清新一下我们污浊...
港股异动 | 昊天国际建投(0...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午后跌幅扩大逾34%,截至发稿,跌33.89%,报0.238港元,成交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