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11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昆明扛稳“粮袋子”
创始人
2025-07-14 06:31:29
0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石林县高标准农田项目螺蛳塘片区内,云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云麦114”完成测产,450亩新品种小麦平均亩产达349.52千克,亩均增收356.55元。

  晋宁区鲁黑村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所有土地复种指数从原来的一年一季提升为一年两季以上,项目区受益农户261户,受益人口857人,农民年收入增加3187元,纯收入增加637.1元,鲁黑村乡村振兴建设有了更多保障。

  螺蛳塘和鲁黑村农户的增收,都与昆明市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密切相关。近年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11万亩,推动昆明耕地质量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为全市粮食生产“六连丰”和促农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高位统筹 多措并举推动建设

  所谓高标准农田,就是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19年以来多次研究部署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任务清单和《昆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在及时足额落实中央、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市本级共计配套资金2.8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2023年亩均投资达1800余元,投资标准居全省前列(2024年中央、省级投资新建达3000元,达到省市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目标要求)。

  与此同时,昆明市建立选址审查、专家评审、项目法人、公示公告、招投标、合同管理、监理、质检、审计、竣工验收等十项制度,实行全流程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规划大纲、选址立项指导意见、技术评审办法、八项工作流程图、耕地质量监测点管护办法、地力提升技术规程(正申请地方标准)等制度,统一全市项目管理标准。

  为解决项目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市级通过委托市场专业服务主体,建立行政监管和技术服务紧密衔接、服务单位监督竞比的监管模式,做到项目全过程体系化监管。近3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共组织开展项目县区全覆盖监督检查4次,发现并督办整改问题300余个。目前,全市已建成项目上图入库率提升23个百分点,所有储备项目均做到图斑100%达标。

  重建重管,是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制度。为此,《昆明市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制度(试行)》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职责、管护内容、管护标准及经费来源。严格落实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要求。2020年至今,市级共安排800余万元用于建后管护,亩均管护资金居全省前列。

  群众参与 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农民群众必须参与其中。

  昆明市已建立群众全过程参与农田建设机制:民主决策,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参与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中来;项目共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施工单位优先聘用当地群众参与土方、沟渠等工程建设,以工代赈,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监督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群众参与项目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实施,质量达标,验收阶段,听取群众对项目效益的评价,为后续项目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参与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让群众参与农田的后期管护,确保农田设施正常运行和长期效益。

  “昆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地力提升、田块整治工程,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实时对耕地质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有机质提升等措施,让耕地质量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居全省前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粮食产能提高10%左右,为全市粮食生产“六连丰”提供了重要支撑。如富民县2023年款庄和平片区5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后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6.89万公斤,亩均提升62.5公斤。

  有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部分地区利用轮作套种等方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如晋宁区鲁黑村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保障用水后,冬季撂荒现象改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全年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增加,农户总收入增加。经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每年亩均节本增效约350元。

  在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2019年以来昆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成绩居全省前列。接下来,昆明市将严格落实中央《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项目谋划,多渠道增加经费来源,到2035年,努力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记者赵书勇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店小二”精神到“绿色通道”... 来源:环球网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生长之“土”,是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第一批工业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抽查结果。...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基本医保参... 国家医保局7月14日发布《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生育保险制度...
新思科技收购安似科技股权案,获...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集中,要求集中双方和集中后实体履行多项义务。 ...
中国广核在深圳新设科技公司 注...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1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广核华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