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精兵,是这样炼成的——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武警贵州总队某部战士李兴坤
创始人
2025-07-14 06:07:07
0

转自: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武文治 李锡敏

  “侦察小组,迂回渗透,监视敌方动向……”盛夏时分,黔中腹地,一场实战化综合演练正在开展,武警贵州总队某部特战队员匍匐在沙石地上侦察。“突击组跟我上!”只见一名队员左手持枪、右手撑地,侧身翻滚避开攻击,迅速跃出掩体,干净利落地将“敌”击毙,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他就是李兴坤,武警贵州总队某部战士,一名在特战、侦察岗位坚守25年的老兵,3次获得国家级表彰、3次受到全军表彰,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演练结束,一群00后官兵把李兴坤团团围住:“李班长,您这一套动作太给力了,快把秘诀教给我们吧。”李兴坤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就是每天坚持多练几组、多跑几圈罢了。”

  “坚持”二字,是李兴坤一直坚守的信念。“那时对自己最常说的就是‘再来一次’。”李兴坤还记得刚入伍时新兵连考核成绩单上那刺眼的“不及格”。从那之后,白天的常规训练成了“热身”,熄灯后加练才刚开始。练队列动作,他顶着砖头一步步规范;力量不够,他给双脚绑上沙袋练器械……日复一日坚持,李兴坤手上起了厚厚的茧子,仅两个月就磨坏了三双胶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兵连结业考核中,李兴坤以全优成绩入选特勤中队,并在下队后不久的一次比武中一举夺得攀登、手枪射击两项第一,成为同年兵中唯一的“双料冠军”。

  说起李兴坤,时任中队长杨恩选回忆起让他刻骨铭心的一幕。一次,驻地某大型输油管道突然多点泄漏,因地处山区,难以探明险情。管道一头连着大型储油库,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李兴坤和侦察分队接到命令后,赶赴现地支援。为了探明情况,需要有人深入泄漏区侦察,这意味着随时面临牺牲的危险。

  “我来!我经验最丰富。”说着,李兴坤接过手持侦察仪,大步往泄漏区走去。他凭着过硬的技能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很快将泄漏区内的情况“直播”出来,为指挥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半小时的作业显得尤为漫长,当李兴坤的身影再次在山路上出现时,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有人问他:“班长,你不怕吗?”李兴坤说:“老百姓有危险,我们当兵的就得第一个上。”

  在城市反恐作战中,交通工具反劫持尤其重要,而克服车窗玻璃对狙击精度的影响则是重点中的难点。“如何减少狙击中的误差?”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思考,李兴坤认识到,日常训练必须要有敌情观念,才能更好完成任务。此后,他复盘剖析交通工具反劫持,并将可能出现的情形作为反劫持的难点进行重点研究。

  针对不同材质玻璃光折射造成远距离射击偏差的问题,李兴坤带领队员对不同距离、不同材质的玻璃进行了上千次试射。最终,他探索出“精度破窗”狙击方法,使狙击手在200米距离隔窗射击目标,误差不超过5毫米。

  从普通侦察兵到特战教官,入伍25年来,李兴坤始终坚守练兵备战一线,扎根基层、矢志强军。他带领战友研发出能同时上传多个画面的侦察系统,并探索空中侦察、攀登侦察和索降侦察等10余个课目的训练创新。

  夕阳把训练场攀登楼拉出长长的影子,李兴坤正在示范索降技巧。老兵身手如同岩羊般灵巧,从18米高的楼上瞬间落地。

  “为啥您总说坚持到胜利才是胜利?”训练间隙,小队队员气喘吁吁地问。李兴坤笑着指向靶场:“看见没?没有那些脱靶经历,哪有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满墙弹孔如星——那是坚持者写给胜利的情书。

  转眼,李兴坤的身影再次融入战术训练中。对他来说,真正的胜利,永远在下一个坚持的时刻。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4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更好守护高温作业安全 转自:中工网7月8日,在中铁城建集团长沙木棉小学项目工友驿站,工人们正有序通过智能一体化体检设备测量...
兴利权臣还是被遗忘的先知:王安... 宋神宗熙宁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过于深远,从财政与经济政策的争议,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治理制衡,到封建...
【世界说】关税“回旋镖”又来了...   中国日报网7月14日电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巴西有关加征关税...
HashKey Exchang... 格隆汇7月14日|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宣布,与菲律宾加密货币交易平...
City Walk爆火,城市和...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当各式各样的内容填满我们的生活,内容创作者,已然成为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