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胡晓靓
7月2日,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部落成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举行。作为全球唯三跻身主控芯片顶尖供应链的企业,特纳飞是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
2025年被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确立为“研产贯通奋斗年”。园区聚焦集成电路、新兴数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及未来产业核心链条,打通“研发—转化—生产”全流程,构建优质研产贯通生态,加速引进了一批如特纳飞这样的引领性产业项目落地,全力打造“新主城”中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铺就研产贯通路,托举“群星”闪耀时。长江之滨,这座现代化研创新城的故事正奔涌激荡。
龙头舞动“新曲线”——
瞄准世界领先,深化产业协同
今年3月,2025芯擎生态科技日活动在江北新区举行。会上,研创园企业芯擎科技发布7纳米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全系列解决方案,并宣布芯擎科技自动驾驶总部落地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
“要生产最好的汽车,必须用最好的芯片。我们只有通过自有技术打造自己的高端芯片,才能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说,正因如此,从芯擎成立的第一天,就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拥有硬核研发实力和市场能力的芯片公司。
2021年,芯擎科技推出国内首款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一举打破这一领域被海外供应商占据的局面。目前,“龍鹰一号”已经累计出货150万片,国内外量产或者定点的主力车型近40款,成为国产智能座舱芯片第一。去年底,芯擎科技还击败了海外大厂,成为国产座舱芯片中,第一个获得欧洲主流整车厂长期大额订单的公司,实现了“走出去”的突破。
芯擎科技自研发布的“星辰一号”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是对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智驾产品,物理算力达国产第一,当下即将投入量产;明年,还将发布对标国际大厂的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二号”系列;接下来,要加大研发投入,把自动驾驶业务打造成新的增长曲线……
手握清晰蓝图,芯擎科技将这条“新曲线”锚定研创园,要在这里建设自动驾驶总部。
“江北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积淀深厚,研创园又是产业核心区域,高度协同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这里已成型。”汪凯博士细数优势,从产业生态维度看,研创园汇聚了36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完整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全链条环节,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此布局。
落地后,芯擎科技聚焦车规级芯片与工业芯片领域,能够与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高效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
更难得的是,园区还提供丰富的合作场景与资源共享机制。如有口皆碑的“芯咖啡”产业生态品牌,围绕产业贯通建成4个合作交流空间,形成产业研究、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联合申报、技术需求成果对接转化、产业科普5项服务功能。
“我们会积极参与区域内的产业交流活动,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汪凯博士表示,产业生态需要企业共维共建,芯擎科技将与园区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产业生态的完善和繁荣,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动驾驶产业高地。
实力“新锐”勇攀登——
起点对标巅峰,即刻再次跃升
7月9日,以“存力觉醒、AI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闪存峰会在南京召开,产业生态内各大企业集聚。在此次行业盛典中,南京特纳飞荣获2025年度闪存控制器企业金奖。
“在这款国产固态硬盘的中央,印有特纳飞logo的这颗就是我们的存储芯片。”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管、董事会秘书张晨向记者展示特纳飞高性能主控芯片,这颗芯片就好比是固态硬盘的“CPU”,核心作用是利用高端算法,实现固态硬盘的高速读写、通信、4K LDPC纠错、磨损平衡、存储资源管理等功能。
在万物智联、AI爆发的时代,数据中心、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对于存储的要求均大幅提高。SSD(固态硬盘)因容量大、速度快、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等特性成为存储载体的优选,而作为其“CPU”的主控芯片市场也随之持续增长。
特纳飞自研的第一款产品为高性能PCIe 4.0 SSD主控芯片,属行业最新代际的主流产品。这代表着,特纳飞起步就在与行业头部企业一争高下。
在激烈的科技产业赛道上,拼技术亦是拼速度。特纳飞自研智能(AI)开发平台,是行业首创,能让开发量产周期大幅缩短。
如今,特纳飞已成为一家具备SSD主控芯片、固件开发、测试验证及整体解决方案全链条能力的存储厂商,已获得全球头部客户认可,成为其全球仅有的三家高端主控芯片供应商之一,而其余两家均为国际知名主控芯片上市公司。在全球消费级市场,特纳飞PCIe 4.0 SSD主控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颗级,实现了国产高端芯片全球大规模量产的历史性突破。
在产业化推进的关键阶段,特纳飞选择将总部落户于江北新区研创园。
会议室里,张晨的行李箱就放在一角。“总部顺利落成,最近要洽谈的业务比较多,随时要做好出差准备。”
“效率、速度、执行力,这里的一切都与企业发展的节奏一致。”张晨介绍,从去年与园区对接,到拿出落地方案,再到落地后的载体选择、手续办理等,直至今日总部落成,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未曾耽搁。
在特纳飞总部落地江北新区过程中,研创园、扬子国投等多部门联动发力,设立项目专班,全面统筹协调特纳飞总部落地、融资推进、人才保障等各项工作。此外,在落地过程中,“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高效决策投资特纳飞,并带动超亿元社会资本注入。
张晨表示,完成注册落地后,公司已在研创园迅速组建团队,研发与行政管理力量正加速扩充。“南京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研创园具备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有效助力企业的人才招聘。”
随着总部落定,这家芯片新锐企业将攀登产业化的新高峰。目前,特纳飞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产品——PCIe 5.0 SSD主控芯片,再度获得大客户认可。该产品成功量产后,将显著提升国产高端存储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赛道“黑马”抢布局——
当场敲定场地,高效推进投产
“看了很多地方,一眼认定这里。”江苏优达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吕英超介绍,去年公司拿下大单,亟需扩产,来到研创园一下就找到了合适场地。“整层3000平方米,研发、生产、仓库,全线满足。”
优达斯成立于2016年,专攻传感器领域,主营业务为远距离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泊车辅助系统、融合式自动泊车系统、遥控泊车系统以及高阶代客泊车系统等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实现AK2定频、变频混合发波雷达量产的供应商,产品已进入数十家主流车厂。
眼下,优达斯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泊车板块,这又是一个充满前景的赛道。拥挤的城市,难停的车位,让人们对自动泊车或辅助泊车系统的需求大增。
要实现自动泊车功能,通常需要在车身一周布置12颗超声波雷达,而以往汽车装配雷达数在3—4颗。此外,目前配置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只占约20%,可以开拓的市场巨大。
“需求会成倍增长,我们要加快布局生产。”吕英超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市场方向由商用车转向乘用车,这对产能有了新的要求,从2021年到现在,优达斯在持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新的“爆发点”比想象中来得更快,研创园现代化设计兼具专业性功能的载体,让吕英超感到惊喜。
“落地前,园区就组织各部门召开专题会。会上,面对面问我们需求,现场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吕英超说,去年10月启动装修,随后12月初设备进厂,今年2月初投产,最终顺利保障了客户订单。
优达斯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处于国际第一梯队,目前已申请传感器感知及自动泊车系统领域知识产权近百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50%。
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优达斯非常看好研创园的产业环境、区位优势。如汽车产业链本身就是新区的优势产业,优达斯的供应商也都在都市圈内,交通非常便利。
今年,优达斯一举拿下两个大厂订单,再往后,在乘用车市场还会有大的爆发量。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优达斯的洁净车间内,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新产线忙碌运转,产能达千万颗。吕英超介绍,今年三季度,公司有望再完成一轮融资,届时还会再提升产能。
在研创园,像优达斯这样“一见钟情”的故事并不是个例。而这背后,是园区立足服务研产贯通与优化发展格局,为产业升级和集聚开拓新空间。据介绍,今年以来,园区已完成三块工业用地108亩调规,推动工业载体二期18万平方米项目启动,有效提高“产”的容量。
要画出增长新曲线的龙头企业,要冲击产业巅峰的新锐力量,要加速扩产的“小巨人”……“群星”闪耀,未来图景跃然眼前。
上一篇:王艺迪/蒯曼女双折桂
下一篇:云南印发方案推进5G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