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工智能+”激活特色农业新动能
创始人
2025-07-14 04:55:44
0

转自:光明日报

  清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西河镇广育村的蓝莓大棚里,露珠还挂在枝叶上,技术员小李已经打开手机,“土谛AI”界面上跳动的绿色曲线显示:东侧第三排蓝莓的叶片湿度比标准值高出7%。“昨晚下过小雨,得赶紧调小滴灌量。”他指尖轻点,百米外的电磁阀应声关闭。这座70亩的蓝莓基地,如今靠着AI“管家”,每亩年产值达8万元,春天摘下的头茬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能卖出180元一公斤的好价钱。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棚顶部的高分辨率摄像头正24小时“盯”着果实,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甚至每片叶子的舒展程度,都被实时传输到AI平台。这个由广西捷佳润科技集团研发的“土谛AI”,就像经验老到的农艺师,结合Deepseek大模型分析气象、土壤和市场数据,连什么时候该疏花疏果、用多少肥,都能给出精确建议。

  “这套系统去年还在尼日利亚的沙漠里创造了奇迹。”公司董事长温标堂满脸自豪,“你看,沙漠里种出的土豆,个头比当地传统种植的大一半!”他翻出手机里的照片,黝黑的沙漠土壤上,沉甸甸的果实特别显眼。现在他们正忙着调试越南版“土谛AI”,打算让广西的智慧农业技术沿着东盟航线扬帆出海。

  翻过云开大山,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的土坡上机器轰鸣,一座智慧肉牛厂正拔地而起。等牛舍封顶后,华南牛城就会马上引进一批AI驱动的无人化智能设备,能记录每头牛的体温、步数甚至咀嚼次数。“两万多头存栏量,靠人管根本顾不过来。”总经理廖家培打开手机展示着,“这套AI系统能提前3天预警牛群健康问题,比兽医的经验还准。”

  这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从选址到动工只用了半个月。“以前找块地得翻几十本台账,现在系统一秒出结果。”廖家培点开智慧选址界面,红色的生态红线、蓝色的水源保护区在地图上清晰标注,系统自动圈出的林地既符合坡度要求,又避开了村庄。这得益于龙圩区整合的国土、水利等数据,畜牧养殖用地能像网购一样“精准下单”。

  在来宾市忻城县“南方牛都”肉牛养殖基地,AI推料机器人正根据每头牛的生长阶段配给饲料。“3号牛今天该多吃200克蛋白料。”技术员对着语音助手吩咐,传送带上的料斗自动调整配比。这套系统让饲料浪费量减少了15%,预计年出栏量能冲到10万头。

  这些场景背后,是广西正在编织的一张智慧农业大网。自治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整合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数据,39个专项数据库就像农业的“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大学联合攻关的智能种植模型,让“桂字号”农产品有了科技支撑。

  在龙圩区智慧农业服务中心,梧州市龙圩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巫殷枫演示着选址“魔法”:输入“肉牛养殖、500亩、坡度小于15度”,系统瞬间跳出三个备选地块,连周边的交通、水源数据都一目了然。“有家企业以前找地找了8个月,用系统一周就搞定了。”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这就是人工智能给农业插上的翅膀。”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泽楠介绍,广西农业资源丰富,发展“人工智能+农业”具备良好产业基础。目前,广西构建了4个大类39个小类的农业专项数据资源库,涵盖从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数据,将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精准触达消费者,助力更多的“桂字号”产品“走出去”。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蒋文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买房人都注意了!2025 年7... 进入 2025 年下半年,一系列更为强劲的楼市刺激政策纷纷出台,对于有购房意向的人而言,这些政策无疑...
国潮和IP经济景气度较高,关注... (转自:市值财经)文创潮玩产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国潮与IP经济驱动消费Hehson潮。随着国民文化自信...
徐启方,任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 转自:扬子晚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徐启方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
咸丰宠爱的“四春娘... 在咸丰登基之初,怀着一腔宏图大志,要重新振兴大清王朝,可是他接手的是一个陈旧腐朽的王朝,朝廷内部贪污...
汇丰:反美元情绪似乎形成泡沫 ...   汇丰称,对美元的负面情绪已达到看起来像泡沫的程度。  该行策略师在一份研报中写道:  “反美元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