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居夷诗”中的生态文明
创始人
2025-07-14 03:41:52
0

转自:贵州日报

李小龙

居夷,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明代大儒王阳明谪居贵州龙场,其间悟道讲学、会友游历,留下大量诗文,经整理由弟子丘养浩刊刻,称《居夷集》。《居夷集》分三卷,收录王阳明谪居期间诗文198篇(首),前有丘养浩序,后有徐珊、韩柱跋。居夷之作,大多写于贵阳,或唱和,或抒情,或咏物,或言志,多为即兴所成,不乏蕴含哲理,其中很多诗文赞美贵州的生态环境、人文风物,读来沁人心脾。

一进入贵州,刚到黄平,驻足飞云崖,王阳明感叹“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他在《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中记述,不论你心中有多少诗与远方,对外界有多么的向往,如果你看到人们日夜攀爬于绝壁之间,交通不便,都会伤感的,唯独到了此地,会“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龙场期间,他路过天生桥,看到白云飘荡下天生桥像一道彩虹,感叹多么好的风光啊,可惜没有人知道它,要是把它放在长江上,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可惜闲置在深山之中。于是,作《过天生桥》一诗,“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感慨了自身际遇。

从陆广驿出发,雨过天晴,沙滩若隐若现,老树上积雪还没融完,白鹭在峡谷中飞翔,青崖边上现出山里人家,王阳明不由感叹,我走过名山大川来到这里,眼前景象就是人间仙境,便不再羡慕和向往九华山。《陆广晓发》一诗,所述田园风光自然、宁静,令人向往。“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老羡九华”,透露出在此常驻的念头,称道此间才是修道的好地方。

夏天,王阳明到贵阳会友、游历,晚上睡在客栈里,看到屋檐前的芭蕉叶已经长成林了,漫漫长夏感受不到一点暑气,月光一半被芭蕉叶挡住,一半照在院中水井的围栏上。遂作《书庭蕉》以记之,对贵阳夏天气候宜人赞美有加。他去拜望因得罪刘瑾被削秩罢官回到贵阳的徐节,徐节陪王阳明游南庵。徐节作诗一首,王阳明和诗《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感慨其他地方都是夏天了,仿佛春天还藏在贵阳,颇有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感。而“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一联,更将贵州气候描写得淋漓尽致,说贵州降雨充沛,地处高原,且是喀斯特地貌,雨水渗透快,一旦温度变化,便雾气升腾,云蒸霞蔚,恍若仙境,极为舒适。

贵州山川纵横、草木丰茂,王阳明诗作亦多有记述。在《瘗旅文》中写道,“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连绵的山峰高接云天,树林茂密得连鸟都飞不过去。怀念家乡的游子,在林中不知东西南北。)连自己的家乡在哪个方向都分辨不出,可见贵州森林覆盖率很高。又云“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我们一起遨游嬉戏,其乐无穷。驾驭紫色虎,乘坐五彩龙,一起登高望乡。)“飧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餐清风,饮甘露,不担心腹中饥饿,早上与麋鹿为友,到晚间再与猿猴一起栖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贵州环境好、生态美,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园。在《春行》中写道,“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冬天去贵阳的时候,满山白雪皑皑,春初回龙场的时候,已经是百花争艳。白鸥在小溪上玩耍嬉戏,时而在水中洗澡,黄鸟成双成对在绿树间飞翔。)在王阳明的眼中,处处都是美好的、安宁的。

谪居龙场时,龙场的社会状况如何呢?王阳明诗作多有记述。在《村南》写道,“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稚犬吠人依密槿,闲凫照影立晴潭。”诗中呈现一幅安定祥和的画卷,他到村南“上春山”,看见老翁在教牛犊耕地;女儿在小河边梳理种蚕,准备养蚕;小狗见到陌生人,躲在篱笆栅栏的后面,汪汪直叫却不敢出来;野鸭在少女眼前的河潭里站立,倒影在水中,凝练概括了彼时龙场百姓生活恬淡、与世无争。在《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中写道,“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说自己天天来古洞游玩,住在山中自由自在胜过王侯将相。《春晴》则写春天来了,树林下的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高岩上的残雪快化完了;山里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正好将冬天的衣服换洗,晾晒在湖边。

王阳明刚到龙场时,驿站破败不堪,没有居住的地方,就住在玩易窝,当地人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听不懂当地人说话,只是看到大家脸上的表情很质朴、和气,也就放下了戒备之心,很快和大家和谐相处,大家对他很关心。后来,他搬到东洞居住,将东洞改为“阳明小洞天”,当地人每天都去看望他。他身体不好,风湿病严重,大家就砍树帮他修房屋,还建了一个休闲之所,他命名“何陋轩”,作《何陋轩记》,记载“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这表明,是当地人主动帮他建房。

在王阳明即将离开贵阳,去庐陵赴任的时候,“龙场诸生”为他饯行,一直送到龙里。当天晚上下大雪,大家一起烤火聊天,他作诗两首与大家作别,“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表明内心很纠结,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想离开却又舍不得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学生,希望大家多给他写信,分享好消息。

总之,王阳明的“居夷诗”不仅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也描述了彼时贵州的山川风物、百姓生活,值得大家认真品读。

(作者系修文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贵州龙场王阳明研究院院长)

(《王阳明“居夷诗”中的生态文明》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华宝(563... 7月14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涨0.10%,报1.045元,成交额...
上证指数增强ETF(56281... 7月14日,截止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增强ETF(562810)涨0.00%,报1.083元,成交额65...
家电ETF易方达(159328... 7月14日,截止午间收盘,家电ETF易方达(159328)涨1.33%,报0.994元,成交额19....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 7月14日,截止午间收盘,光伏ETF易方达(562970)跌0.61%,报0.818元,成交额103...
机器人产业ETF(560630... 7月14日,截止午间收盘,机器人产业ETF(560630)涨1.85%,报0.934元,成交额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