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锋 王玉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调查研究质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准确把握基层所需、群众所盼,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愿望。”新时代新征程,不仅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而且要注重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以高质量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准确把握基层所需、群众所盼,推动实现高水平决策、高效率落实、高质量发展。
要重调查,更要重分析研究。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调查就是掌握“实事”,是一个摸清情况的过程,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就是“求是”,是对调查得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是调查工作的深化和升华。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揭示事物真相、找出内在规律的过程。“调查”越深入、“研究”越透彻,调查研究的质量也就越高,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也就越深刻、越系统。因此,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必须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要重调查,更要重分析研究,以调查推动研究,以研究深化调查。只调查而不研究,调查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只研究而不调查,研究就缺乏事实依据。实际工作中,尽管调查与研究在时序上有先后,但调查之中往往渗透着研究和思考,在分析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调查,如此反复,才能真正把问题调查清楚、研究透彻、解决彻底。
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调查研究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上下功夫。现实生活中,群众的很多想法、很多要说的话,往往不适合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沉下去、走到群众身边,在面对面交流中拉近距离、增加信任,在心贴心沟通中引导他们打开话匣子、说出心里话,这样的调查研究方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调查研究一方面要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另一方面要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获取真知灼见,如此方能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诉求。
要解决问题,更要改进工作。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调查研究就是要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淤点堵点、短板弱项、制度漏洞,在打通淤点堵点、补齐短板弱项、完善制度机制中更好改进工作。这就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带着问题下基层,围绕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搞调查、作研究、谋对策,在解决现有问题中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把握新趋势。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制定预案,抓早抓小,解决在萌芽状态。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说立行、马上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松、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判断形势,有效破解难题,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