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山东青岛各会展场馆展会密集、人流如织。一场场大展首尾相连,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轮番登场,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客商来到青岛寻找商机、洽谈业务。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青岛多展齐开、客流如织,折射出城市会展经济的蓬勃活力和能级提升。上半年,青岛举办各类会展198场,平均每天就有一场会展活动,展览面积达280.1万平方米,吸引观众265万人次,拉动消费165亿元。
“青岛发展会展经济,不是简单地承接展览会议,而是围绕‘会展+’概念,与重点产业链接,商旅文体展联动,努力打造可展、可会、可演、可餐、可宿的立体式会展空间。”青岛市贸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青岛推出“峰会消费周”活动,一系列针对消费者的“真金白银”补贴同步启动,打造多点联动、全域参与的促消费氛围。
结合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投资贸易博览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活动,青岛策划“会展+城市观光”“会展+演艺”“会展+体育”等主题项目,发挥会展对消费的拉动效应。今年,青岛还遴选了大型会展项目与现代轻工领域“青岛优品”企业,开展贯穿全年的“青岛优品进名展”活动,促进供需对接。
每一场会展活动都是资源汇聚的关键链接。一场高能级会展活动,其溢出效应可以深入投资促进、国际采购、消费升级、开放合作等各个方面。今年,青岛建立了“会展主管部门+产业主管部门+会展协会+展馆+会展服务公司”的“五位一体”招展引会模式,各相关单位主动“走出去”接洽国家级行业协会、知名会展主办单位,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相关展会,加大对龙头展会的邀约。
高能级的展会需要高水平的增值服务相匹配。青岛会展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已构筑起崂山、即墨、西海岸、红岛四大展览聚集区及沿海大型会展活动聚集带“四区一带”大会展格局,室内可展览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全市注册有会展业务的企业约1900家,涵盖会展物流、策划设计、展台搭建、主场服务等展会全流程,可为主办方提供全链优质服务。
同时,青岛不断优化会展营商环境,建立了暖企服务专员制度、大型会展活动“多级联动”模式、首席协调员服务机制、代言工商服务机制,推出“365服务模式”,随时为会展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会展政策还实现了“当季申请、隔季兑现”,是全国政策兑现最快的城市之一。
今年,青岛制定出台了新的会展业扶持政策,并被纳入《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坚持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会展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引进专业化会展龙头项目和企业。在新政策中,市场化展会起补标准从2万平方米降至1万平方米,单个展会奖补上限由15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淡季办展支持标准上浮10%。
下半年,青岛还将有多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展会活动陆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