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王开展:锚定产业升级 成长风格周期或已开启
◎记者 何漪
在近日由上海证券报举办的上证投资汇上,景顺长城基金基金经理王开展分享了自己的投资观点。王开展认为,全球秩序重构催生供应链调整、货币信用重估与政策转向,构成新的投资底层逻辑。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依靠难以被替代的制造业根基与劳动力资源,有望通过产业升级破局。
投资层面,王开展认为,中国在新能源、半导体、AI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上大宗商品供给因全球供应链调整带来机会,这些领域有望在未来几年形成较确定的投资主线。A股方面,成长风格迎来周期性回归,同时流动性结构发生变化,也为布局上述领域提供了时间窗口。
作为新生代基金经理,王开展于2017年加入景顺长城基金研究部担任研究员,并于2024年11月出任景顺长城龙头成长一年持有的基金经理。担任研究员期间,王开展的研究范围覆盖制造业、周期、传媒互联网等行业,使他形成了相对均衡的投资风格。从业绩表现来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9日,王开展管理景顺长城龙头成长一年持有以来,基金净值增长16.34%,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近10个百分点。
纵观全球,王开展认为,地缘政治变化正带来全球秩序的重构。当下,各国加强自建供应链,致使经济效率降低,也推升了大宗商品市场长期向上。一些欧美主权国家债务高企,信用货币加速贬值,推高了黄金等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优势明显。”王开展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是依托十几亿级人口规模优势与地产资本化周期逐步形成的,在中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同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收入,进而带动国内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此外,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且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支撑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王开展说。
去年7月以来,创业板、恒生科技等板块领涨,呈现较明显的成长风格。王开展认为,经历前期调整,成长风格迎来周期性回归,并有望持续。对于当下,A股估值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资金结构分化严重,须警惕小微盘股可能因涨幅过大而出现一定的调整。此外,A/H股溢价率已降至历史较低位,短期内需关注港股流动性边际收紧带来的影响。
对于投资主线,王开展表示,关注新兴产业在全球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全球供应链调整使大宗商品供给发生变化带来的机会。具体来看,中国品牌“出海”、AI应用层、新消费替代以及部分大宗商品可能出现结构性机会:新能源车、船舶、半导体设备、医药等领域,推动中国企业从代工模式转向全球化品牌输出,发展空间较大;算力建设从资本开支驱动转向营运开支驱动,关注多模态模型向Agent技术持续演进,等待“AI时代的微信”级应用诞生;商品消费正转向游戏、AI智能体以及精神和情绪消费,新消费崭露头角。此外,关注铀、铜、铝等工业金属类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