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扎堆,温度计上的数字持续攀升。晴朗天气,午后的路面如同火炉,温度直逼50℃。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7月13日在扬州仪征采访时看到,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有一群人,他们身着醒目的橘色工装,坚守在烈日下,守护乡村的洁净与清爽。这群令人敬佩的人,就是乡村保洁员。
挥汗工作
清晨6点,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地处扬州西郊的陈集镇青年村保洁小队已经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小队长薛基云站在队伍前,简短地分配了任务。他们负责的片区紧邻稻田,夏季的秸秆、杂草等垃圾比往常多了三成,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尽管他们戴着宽边帽、穿着长袖工装,工作时尽量避开正午高温,但汗水还是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从他们的额角滑落,顺着脸颊滴下来。
“趁早上凉快多干一点,中午太阳最毒时就歇一会。”薛基云一边擦汗,一边对队友们说。记者看到,队员们身后,原本散落着塑料袋、废纸箱、瓜皮纸屑的路面,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变得干净整洁。连墙角的杂草,也被他们细心拔除。据介绍,保洁小队每个人负责2到3个村民小组的清扫工作,日均步数超过15000,这个数字,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
不辞辛苦
而在陈集镇的另一个角落,清运工吴永兵正忙着将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倒进清运车。密闭的车厢内温度更高,混合着垃圾的异味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要躲避。吴永兵却不在意,他熟练地操作着清运车,额头的汗珠滴进眼睛里,也只是用袖子飞快地抹一抹。“夏天垃圾容易发臭,必须当天清。”吴永兵说,为应对夏季垃圾量激增的情况,必须“日产日清、及时清运”。虽然工作又热又累又脏,但看到垃圾桶不再冒尖,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保障保洁员高温下作业安全,陈集镇在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清凉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矿泉水和休息按摩座椅。每当工作间隙,环卫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喝上一瓶冰凉的矿泉水,坐在按摩座椅上稍事休息。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一线保洁员健康,该镇还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保洁员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物品。并推行“弹性工作制”,让保洁员们能够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清理工作。当日,友好村保洁员赵后连和赵翠英捧着发放的冰镇矿泉水、八宝粥和防暑药品,满脸笑容。“有地方歇脚,还有降温地东西,干活也有劲了。”赵翠英说。
补充能量
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仍在持续,这群保洁员的辛苦也在持续。他们用日复一日的琐碎劳作,让村道更加洁净、村民庭院更加整齐、河水更加清澈。村民们享受着这份清爽舒适时,常常会向这些热浪中的“橘色卫士”道一声辛苦、说一句谢谢。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坚守,乡村才变得更加秀美宜居。通讯员 赵磊 齐艳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