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双流,可触可感
创始人
2025-07-13 17:41:42
0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成都市双流区城市景观(王鸿明/摄)

在成都市双流区,幸福不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可触可感的日常生活。双流连续5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这份荣光,何以双流?在双流的街头走一走,目之所及,便是答案。双流,已然将这座城市的“幸福答卷”写在了4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清晨,当阳光穿过森林公园的树梢,市民张阿姨像往常一样在绿道上晨跑。几年前,她从老家搬到双流与儿子居住,如今最爱向老家的亲戚炫耀:“我家楼下就是公园,时常还能看见雪山。”在双流,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双流以474公里空港绿道为脉,串联起建成面积5000亩的“五湖四海”公园聚落,以及空港体育公园、永安湖森林公园、怡心湖公园、空港花田等生态资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9%,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2024年,双流空气优良天数283天,白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案例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建成广都博物馆等博物馆群落、彭镇老街等6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良好生态成为市民的幸福“不动产”。此外,双流打破机场与城市的界限,2700亩环港绿洲建成开放,让机场“噪音区”蝶变为“生态景观区”,人们享受着“抬头看飞机、雪山,低头看花海”的悠然时光。

“以前总觉得机场附近吵,现在倒成了我们遛弯、拍飞机的好去处。”站在环港生态带的观景台上,摄影爱好者刘婷拿着相机,用镜头捕捉飞机与雪山的同框画面。刘婷说,这里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城市阳台”。

城市品质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双流区把2023年确定为“城市品质提升年”。2024年,双流实施怡心片区补短板攻坚行动,启动树德中学怡心湖学校、三江公园等40个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项目,日航酒店开业迎宾,市民和企业由衷感叹片区公共服务项目多了起来,发展快了起来,产城融合、城景相融的门户新区加速崛起。

老城焕新颜,双流实施东升三里坝等3个城中村片区改造、藏卫路等3条街区更新项目,完成龙桥小区等3个统规自建小区整治提升,改造老旧院落25个,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建成投用,打造市级美丽街区(街巷、街角)28个。

路网更顺畅,地铁8号线(二期)开通运行,天保大道分段投用,双楠大道西延线等4条干道建成通车,双华路等13条道路加快改造,优化公交线路35条,“现代、时尚、靓丽”的城区品质加快呈现。

基层治理更精细,双流推动智慧蓉城和微网实格双向赋能,及时处理群众“身边事”;妥善化解群众“烦心事”,积极回应12345市民热线,受理诉求25.4万件、满意率92%;精心办好群众“关心事”,提升城乡社区品质,获评全市百强社区6个、居全市第一,打造市级“六微”项目8个、市级示范性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3个,跻身2024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第九位。

以小实事托起大民生

5月26日晚,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分别在白河公园、凤翔湖公园设立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宣传点,通过主动靠前服务,让健康知识家喻户晓,助力女性群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前知道‘两癌’筛查免费,但一直没时间去医院咨询,今天在公园散步就了解清楚了,还现场预约了检查,真方便!”家住附近的李女士高兴地说,这是国家对老百姓的关心,自己去检查需要花几百元,现在免费检查,确实非常好。

双流区妇幼保健院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联体专家支撑,实现“筛、诊、治、访”一站式服务,为辖区群众提供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的优质医疗服务。2024年,全区完成35—64岁常住妇女宫颈癌筛查20476人,任务完成率107.20%,乳腺癌筛查20777人,任务完成率108.78%。双流筑牢妇幼健康屏障,将“双流妇婴 生命之树”关爱计划妇幼民生项目由28项增加至30项,高质量提供婚前孕前产前优生优育服务,累计惠及家庭1434个。

2024年,双流坚持全龄友好,为幸福“加速”。做优老年健康服务,为全区1875名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敲门服务,全区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老年病科、老年友善医院全覆盖;深化普惠托育体系,新增“蓉易托”社区托育项目4个,全区可提供托位数达8237个。聚焦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35—64岁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因素筛查和64岁以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查,惠及2.69万人,投入资金289.99万元。

双流坚持把守护百姓健康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医院“三甲”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全覆盖,每千人床位数4.58张、千人口卫技人员数6.92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等合作办医,大幅提升了全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2025年,双流力促健康服务提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推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互通共享、普通门诊“一号管3天”、特殊困难人群“先诊疗后付费”,提升就医体验感。为夯实医疗服务底座,双流加快建设区公卫应急处置中心等4个项目,推动区中医医院二期全面完工,新增床位1175张。为促进诊疗服务城乡融合,双流深化紧密型医联(共)体建设,常态化实施家庭医生团队乡村巡诊和“名医下基层”服务,开展“健康双流直通车”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25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双流区被教育部认定为“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双流永安中学将美术和生物课堂移至大自然中。图为2024年3月26日,创新教学现场(刘婷/摄)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门确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明确目标任务,致力推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双流区出台《关于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10项,以真抓实干、用真金白银做到优先发展、优先保障。围绕市民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双流区从“赋能、扩优、建圈、强链”四个维度,千方百计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双流从未停止脚步。2024年,双流优质资源扩容扩面,川大江安小学等4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学,新增学位8600座,普高教学质量连续13年获评全市优秀,智慧教育平台等4项案例获评教育部优秀,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2025年,双流区出台教育强区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树德中学怡心湖学校等新改扩建教育项目,全年将新建成学校12所、新增学位1.7万座。深入推进全国幼儿园保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建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特殊教育国家级改革实验区。有序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加快建设双流中学新校区、怡心高中项目等。集中力量、重点攻坚,以“实施双中棠中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名校领办融合发展行动、深化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行动、优化数字赋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推动双流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天的双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市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市民,努力让市民获得感更加满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学雷锋手...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2  【素材五:雷锋精神内涵】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核心...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勿忘...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诗词  破阵子·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烽火大江南北,英雄血染长城。壮丽山河皆破碎,...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勿...  闻人大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感赋  卅万生灵遭杀戮,满城血涌断江流。  倭夷炫耀百人斩,父...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学... 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
如果肝不好、心脏也不好!拍打一... 生气不仅伤肝 也伤心脏 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