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科学报
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通报,对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表现突出的200个集体和200位个人予以表扬。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以下简称环艺所)首席科学家、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朱根发,获评“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这份沉甸甸的奖项,于我和团队而言,既是肯定,更是鞭策。”长期扎根兰花研究领域的朱根发对《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诚恳表示,“农业科学研究绝不能困于‘象牙塔’中,必须与产业紧密相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切实为产业发展服务。”
?
科技攻坚,筑牢生态根基
朱根发投身花卉科研领域已逾30载,始终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兰花等园林花卉的种质资源与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产业发展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在他的带领下,环艺所成绩斐然,已成功培育出蝴蝶兰、墨兰、大花蕙兰、石斛兰等200多个品种。
他带领团队如不知疲倦的行者,深入山林田野,穿梭于墨兰、寒兰、独占春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之间,积极开展收集、保育与创新利用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60余项,为生态建设筑牢根基。
在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上,朱根发团队日夜钻研、不懈探索。截至目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件,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71篇。面向市场需求,团队成功选育推广了‘金凤凰’大花蕙兰、‘粤墨1号竹叶兰’等169个适应岭南气候、生态功能显著、景观价值突出的新优花卉品种,并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广泛示范种植和推广,让南粤大地披上了绚丽的“科技霓裳”。
针对矿山边坡、污染水体、小微水体等生态脆弱区,朱根发组织团队精心研发集成多项高效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技术体系。以水生花卉景观为载体,实现了污染水体综合修复与景观提升的双重目标。这些技术体系在广东河源、肇庆、佛山等地示范推广后,显著提升了受损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与景观价值,为生态脆弱区披上了“科技绿装”。
服务基层,提升生态福祉
作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朱根发身体力行,将科技力量精准输送到城乡绿化一线,成为连接科技与基层的桥梁。
积极响应“绿美广东”六大行动,他带领团队深入广州花都区、番禺区、河源市东源县、茂名市、揭阳普宁市、惠州惠阳区、云浮云城区等地,开展义务植树、科普讲座、美丽庭院建设等科技支撑行动和志愿培训活动50多次。
在韶关翁源、汕尾华侨管理区、阳江阳春市、惠州惠东等地,精心规划并建立了10余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城乡绿化与生态修复科技示范点,累计培训人员超5000人次。通过这些努力,有力推动了绿美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助力乡村实现了绿美蝶变。
他组织团队科技支撑12个广东省典型村绿美乡村建设,其中助力打造的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已成为享誉岭南的“绿美第一村”样板。多年来,朱根发带领团队扎根韶关市翁源县田间地头,加强兰花种质资源保育和品种创新,强化兰花种苗组培研发与推广。
此外,朱根发指导建立了占地1140平方米的兰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资源200余份,育成300多个‘翁山’‘翁江’系列特色兰花新品系,并提供系统的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以及智力支持,有效提升了翁源兰花的“竞争力”。
“我们以兰为媒,科技助力翁源百千万典型镇村建设,将翁源县龙仙镇中心村打造成四季如画、和谐宜居的绿美乡村典范,为这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澎湃新活力。”朱根发说。
引领行业,丰富生态内涵
近年来,朱根发积极引领行业进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带领团队争取立项建设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植物云城园融合宣教点等科普平台。常态化开展名优花卉、绿美科技主题的志愿服务和科普宣教活动,年均受众超万人次,让更多人了解花卉科研和绿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他牵头主办“绿美广东,粤花粤美”科技论坛和花卉新品种推介会,汇聚行业专家智慧,共话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活动中,展出和推介新优花卉品种200多个,有力推动了绿美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有效衔接,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升级发展。
他还开展广东农技大讲堂“粤地花香庆新岁乡村绿美兆丰年”直播,吸引了48.39万人观看,扩大了绿美生态建设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长和广东省兰花协会会长,朱根发牵头主办影响力强、传播范围广的全国兰花博览会、全国兰花产业发展论坛和广东省兰花博览会,大力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兰花文化,不断丰富绿美生态文化的内涵,为广东省绿美生态建设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记者了解到,朱根发以“科技创新服务绿美”为主线,将花卉科研、产业升级、基层服务三者深度融合,既解决了绿美生态建设的种源与技术瓶颈,又以“小花卉”撬动“大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其工作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为绿美广东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生态+经济”样板。
未来,随着花卉种业创新持续深入和绿美理念全域渗透,朱根发引领的“粤花粤美”模式有望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标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