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本期的主题是「夏天到了,我开始心甘情愿吃草」。
每到夏天,饭桌上就悄悄换了一套节奏:不再炒得热气腾腾,也不再追求浓油赤酱。打开冰箱,只想吃点凉的、酸的、绿的;手指滑到外卖App,不由自主地点下了凉面、沙拉和果切。
当我们向读者发出征集,希望获得一些夏日的轻食灵感时,收到的投稿却更像是一份「夏日身体使用说明书」。
有些人,是身体先发出提示的——热到没胃口,只想吃点冷的、酸的、爽口的;有些人,在高温的通勤和格子间中,努力探寻一顿不需要动脑、不容易犯困的打工续命餐;有些人,把食物当作夏天的坐标,一提到凉面、苦瓜、绿豆汤,就一秒被带回小时候电风扇前的晚饭桌。
「清淡」不是一场饮食革命,也不是某种自律挑战。它更像是人们在热浪、疲倦和琐碎里,为自己设下关于「好好吃饭」的提醒——饭可以不丰盛,但要舒服;人可以偷懒,但要用心对待每一餐。
这些清爽的饭菜,就是苦夏里的一点人生滋味。
策划、文|Dai
编辑|姚璐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清爽,是一种生理召唤🍴
@流野 22岁 漳州
夏天不能没有绿豆仙草西米露。我喜欢食物的口感和原味,不加奶不加糖,我都能连吃三碗。
@阿金 19岁 大连
沙拉也能做得口感丰富。简单的芝麻菜、生菜搭配一些桃子或者蜜瓜块,再配上火腿坚果碎、橄榄油、葡萄酒醋以及布拉塔奶酪。在天气炎热不愿意开火的情况下,不失为一顿美餐。
@Lola 28岁 北京
最喜欢吃的轻食是「西红柿」。更具体地说,西红柿这种水果兼蔬菜的神奇存在,无论大小、品种和做法,我都爱。在夏天,我爱上了逛早市,早市的西红柿品种多样,价格划算,品质也不错。买点小番茄回家泡盐水洗一洗直接生吃,一天能干掉小半盆;买几个草莓柿子,午觉醒来吃一个,提神醒脑;买几个最便宜的大番茄,做疙瘩汤或凉拌,清爽又满足。
@🥝 兰州
推荐浆水菜。用花椒、葱花热油一炝,晾凉再放入冰箱冷藏后冷吃,无论当作小菜还是加入煮过的面条,都酸爽过瘾。夏天简单饮食,肠胃干净,身体也轻松。
@月月 25岁 北京
天总是燥热难耐,食欲也开始减退,就想吃点酸爽开胃的小菜。上周末在家吃了两天酸汤空心菜,先去社区菜市场买一把4块钱的空心菜,回到家再煎个蛋加水烧开,倒入乡下妹或者玉梦的贵州红酸汤料包,把洗好的空心菜直接用手拧断菜梗和叶子扔到锅里煮,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出锅。再淋上多多的木姜子油,实在是清香扑鼻,冷吃热吃都美味。
@Ryxo
我住在海岛城市,所以有很多海鲜,最方便做的就是捞汁小海鲜。只需要把海鲜用纯水和姜一起煮熟,捞起来冰镇后放进备好的酱汁,再点缀上小青柠之类的果子,放进冰箱冰冻着浸泡一会就可以吃啦。不管是下饭还是下酒都非常酸甜可口,制作简单,预算也不需要很高,万物皆可捞汁。
@嘻嘻 25岁 内蒙古
小县城的外卖只有麻辣烫汉堡,没有轻食,所以自己做的三明治才是夏日的最佳选择。
自己做的时候猛猛加料,口感层次也变得相当丰富。一口下去,面包的松软,西红柿的酸甜,生菜的清香,蛋的松软,一起在口腔里融合,满足得很。
吃完三明治,赶在太阳将落未落时去遛弯,感觉生命随夏至之至一起延长了。
@君君 20岁 湖南长沙
我本来是很正宗的湖南辣妹子,但是自己做饭之后发现没有辣味的食物也很有魅力。
我这几天口腔溃疡,上火很严重,吃米饭炒菜这些容易摩擦到伤口,吃一些煮出来的食物对我的伤口比较友好,如果肠胃不好不能太吃凉的,但又想清热解暑的话真的可以试试山药瘦肉鸡蛋挂面,温温润润而且做起来也十分简单。
油热后先煎一个鸡蛋,用勺子铲碎后加水煮开,这样汤就是奶白奶白的,然后依次放进切好的山药、挂面、瘦肉,只用放一点点的盐和胡椒,煮到山药粉糯软烂,挂面裹满汤汁即可。
吃得清淡,我整个人也变清淡了起来。暑假开始以后我隔几天就在线上采购一次食材,然后把它们分装好放到冰箱里,饭点到了就不慌不忙给自己收拾出一顿饭,心情很平稳,渐渐也找到了独处的乐趣。
@梁宋 31岁 北京
想和大家分享最近吃得很舒服的一顿——荞麦面过了凉水,上面加一些家里现有的码子,烫了点生菜,煎一个蛋,外加一根育青肠,微波炉叮了一些上一顿吃剩的西红柿炒蛋,再加几勺妈妈做的酸腌菜,进厨房十分钟不到,清爽简单地出来。
吃饭的时候感觉很放松,荞麦面凉凉的(喜欢日式荞麦可以过冰水甚至冰一下),菜码也足够丰富,不会有一种吃减脂餐的苦涩,空调也凉凉的,一边嗦面,一边喝养乐多,夏天好像就应该这样过,少一些起锅烧油爆炒,也少一些外卖的重油重盐,给自己一碗荞麦面的时间,发发呆。
吃完面条觉得还能吃下点什么,翻出来冰箱里山姆最近重回市场的抹茶泡芙,拳头大小的酥皮泡芙,空气炸锅3分钟,外皮还是脆的,里边是冰冰凉凉的冰淇淋口感,不甜。
一边吃心里又感叹一遍,夏天就应该这样过才对。
🍴吃点「轻」的,脑子才能「醒」过来🍴
@Gabby 27岁 中国香港
一个人在外生活,饮食选择开始追求简单,不需要占用大脑额度思考的。紫菜包饭是长大的味道,它随时可以在超市的food court买到,是最不会出错、营养也很全面的safe food。
@阿蟹 34岁 住上海的北方人
最近沉迷烤蔬菜,前一天晚上把土豆胡萝卜和肉提前用油和黑胡椒腌上,第二天早上两眼一睁直接拧空气炸锅,顺便早餐多煮一个蛋,直接解决午餐不知道吃啥的问题。
昨天想吃波奇饭,不想去日料店也不想点外卖,于是买完材料回家一组装,甚至比烤蔬菜还方便。
@易小名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夏天总和室友们骑车到老巷子,吃一家「三喜轻食」,门口的院子有一口很大的缸,几根粗壮的木头支撑起房梁。由于靠近海边,夏天傍晚是很凉快的,咸咸的海风迎面吹拂,和说不尽八卦的朋友坐在一起,大嚼着藜麦鸡肉沙拉,伴着欢笑声,每次都能吃到光盘。
@关子琛 23岁 石家庄
吃什么主要取决于今天楼下菜市场什么打折,一般都是一些应季的蔬菜、面食之类,但最常吃的是凉面。下班之后天色未暗,去楼下菜市场逛一圈,买上一点打折的菜品,回家泡上凉面,切一些应季的蔬菜一拌。哇,今天又是可口的一天。
@Arya 26岁 迪拜
我现在已经完全理解了白人饭,并升级成了自己的做法,蔬菜类不想生吃就微波炉转两分钟,撒上中超买的烧烤料或者家乐福买的黑椒柠檬粉,非常好吃!
微波炉做的东西一点也不油,不管是烤玉米还是煮西兰花都很香,真的很有食材本身的味道,这难道就是简单的真谛吗?!
@佩佩 21岁 长沙
暑假留校备考期间,学校的食堂基本上都关门。中午也不想顶着40℃的高温出去买饭,就吃点轻食。
贝贝南瓜加上鸡蛋、生菜和小番茄,淋上油醋和小米辣调制而成的酱汁,吃起来很清爽也很开胃。尤其是一点点小米辣对于寡淡的轻食简直是锦上添花,这可能就是湖南人的胃。
🍴有些食物,夏天吃才有味道🍴
@优秀匡 25岁 苏州
苏州人的夏天必须来一碗冰冰凉凉的「牙膏水」,不懂苏式绿豆汤的人有难咯!
@星星 42岁 珠海
夏天就要多吃瓜和豆!拍青瓜做法简单,口感清爽开胃,是夏天吃不了冷冻品人士的绝佳选择!
@星 38岁 上海
推荐盐水苦瓜,很清火。苦瓜没有生活苦,苦尽之后是极致的清爽。
@书 34岁 武汉
说到夏天,就不得不提米茶。米茶的做法不难,先把大米炒成金黄,然后再放水中煮开,放冷了吃,很清爽。搭配凉菜或者炒菜,夏天全靠它续命。
从之前妈妈做我们吃,到现在我做给我的小孩吃,米茶早已成为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夏日记忆。
@Zz 35岁 北京
作为一个河南人,一到夏天必吃的就是一碗蒜汁捞面条。大人下面条,小孩就帮着剥蒜捣蒜,再在菜地里薅上一把十香菜(它是这碗捞面条的灵魂),无需另外炒菜当码子,光是蒜汁浇在过了凉水的面条上,就清爽又好吃。
@小孙 30岁 北京
推荐豆浆冷面,北京望京的韩餐店基本都有,属于夏天的应季食物,每年五月到十点限定售卖。浓郁的豆浆汤底加上冷面,可以放一些黄糖,更好吃,配上泡菜也不错。去吃前的几天,生活都变得有盼头,吃的时候一手拿着黄糖一手拿筷子吸面,瞬间觉得被治愈了。
@麻辣兔头 24岁 四川人目前居住在泉州
提到四川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辣,但是在四川,我有很喜欢的一道夏季时令菜——水煮瓜,就是本地瓜加上豆角,什么都不放纯白水煮,配上自己做的蘸料超好吃。
我生长在四川花椒的产地——麻味诞生的地方,一到夏天是空气里弥漫着的花椒麻,但是这个菜就是简简单单的,中和着空气里面的麻味,煮完的汤也是清澈的,带着蔬菜甜甜的味道。
最近离职了,所以作息变得非常规律,饮食也自己动手,会去主动地学习新东西。整个人的情绪也是平平淡淡没有焦虑,就像这道水煮瓜一样。
@++ 27岁 北京
今年夏天新发现了西瓜混酒的吃法,买一个小西瓜,切出一半做西瓜碗,挖开一些西瓜块,再往里边倒冰镇好的烧酒,非常简单又非常带劲。没有胃口的夏天想到西瓜就会快乐,写着写着就想去买了呢。
@考拉 23岁 上海
夏天,喜欢一个人去各种湘菜馆,点一碗清炒白玉丝瓜和一碗饭,拌在一起吃。
不管在哪里,只要丝瓜进肚,都能让我瞬间回到小时候在家里的饭厅,空调大开、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光,悠悠的,心里很安定。其他人的夏天要吃西瓜,而我只离不开丝瓜,丝瓜是我第一个学会做的菜,也是我的「中秋节」。
🍴记忆中的小时候,是这道菜的味道🍴
@柴柴 23岁 辽宁大连
夏天,妈妈做的朝鲜大冷面必不可少。在冷面汁里加上冰雪碧、西红柿、黄瓜丝、辣椒油、鸡蛋,有时候还会加香肠或者小丸子,是属于我们家的夏天限定。
@影子 30+岁 苏州
没有一个夏天会缺少「白糖拌番茄」。但现在的番茄好像怎么都找不到小时候妈妈自己种的味道了,我的快乐也没有小时候那么简单透明了。
小时候家里的菜园子有点远,夏天的傍晚,我和弟弟总是一人一个把手提着竹篮晃悠悠地去菜园子摘菜,绿的青椒和豆角,紫的茄子,带刺的嫩黄瓜,还有我最爱的水灵灵的番茄,掰开可以看到沙沙的粉瓤的那种。
我和弟弟总是站在菜园子里就迫不及待开始分食一口咬下去酸甜爆汁的番茄,待到拎着满满的菜篮子回家,妈妈把番茄洗了切好撒上细细的白砂糖,啊!那一口下去,真是我童年里拿全世界都不换的最简单单纯的快乐啊!
@浅湾 28岁 上海
记忆里小时候夏天在老家,大家都搬桌子在门外吃饭,奶奶总做这道「戳豆腐」。那时候还不放皮蛋,就一块村上人家自己做的老豆腐,放点盐、味精、酱油,用筷子捣碎一拌,香得不得了。
现在不知道是爱上了拌豆腐,还是忘记了小时候的轻松愉快,有些菜渐渐做不出来当初的味道了。
@auro 23岁 上海
上海的花生酱冷面是我的夏日最爱。虽然很多老字号快餐店都会卖,但还是更喜欢妈妈做的。面煮完捞出来过凉水,一大勺花生酱加水澥开,加一点醋一点酱油,就可以直接拌面了,拌完后再加上昨天没吃完的剩菜,或者经典的青椒丝炒豆芽。
小时候的每个夏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煮一大盆面,真的有脸盆那么大!大家围在餐桌边,一边聊天一边拌面一边吃,身后是吱吱作响的老旧风扇,那会儿上海还没有那么热,风扇吹出的风足以吹走所有的热气。
@Coco 32岁 江苏南京
一到夏天,总想起记忆中姑太太拌黄瓜的味道。凉拌黄瓜口感清爽,可以单独吃,也可以搭配其他菜用来当做改善口感的小配角。长大后总想凭着记忆复刻这道菜的做法与味道,也时常想起做这道菜的姑太太。
记忆中太太是家族里最讲究的人,齐耳的短发随时都梳得整整齐齐,即使老年阶段夏天也会穿过膝碎花裙,吃水果要用专门刨刀去皮。老太太精明利落,凉拌黄瓜是她夏天爱做也爱吃的一道菜,黄瓜咀嚼起来的声音清脆爽利,和她年轻时候性格很像。
@雨点 23岁 山东淄博
夏天必须提名豆角凉面。豆撅子是山东夏天餐桌上的常客,而夏至吃凉面也是家乡的传统,所以妈妈一定会在夏天做好多次豆角凉面。其实做法特别简单,就是豆角简单用麻汁炒一下,然后煮一些挂面,控水之后把他们混合,最好再加点蒜泥,简直太夏天了!小时候风扇吱吱转,我和妈妈一边吃这个凉面一边吃西瓜,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阿丑
我是来自四季分明的北方小镇,夏天热烈得像浓重的油彩积攒了三个季节,颜色喷薄而出。每当这时候,奶奶总会一大早就熬好一大锅绿豆粥,晾凉,等着中午来自她孙女的牛饮。
北方的绿豆粥煮出来是红色的,我也是到了上海才知道。多次想再复制那种味道,总是不对味,颜色也绿,我说给南方的同事,他们都不信。奶奶煮的绿豆粥软糯香,不需要放糖就很好喝,我偏爱稀的部分,每次放学到家都先捧着电饭锅内胆,可以把稀的都喝得差不多了,奶奶从来不会怪我。
记忆中奶奶总是笑盈盈看着我,然后不一会就开始打瞌睡,或者算现在是几伏,桃子什么时候熟,念叨着家里的黄瓜因为孙女回来得少,都变成老黄瓜了——因为只要有我在,鲜嫩的小黄瓜只长到一扎长就已经进肚子啦。
奶奶和她的绿豆粥,安抚着我每一个夏天。
@小鱼 36岁 北京
山东人夏天爱吃蒜茄子,茄子蒸熟或煮熟,撕成长条,稍微挤一下水分,然后加入捣碎的蒜,还有盐,酱油和醋调味,爱吃麻酱还可以再加点麻酱,拌匀。快手减脂又开胃的夏季餐桌必备菜。
我从小就是出了名的饭渣,吃饺子不爱吃馅儿,不吃香菜,不吃肥肉,但这道蒜茄子我却可以光盘。夏天我妈尤其爱做这道菜,吃上一口蒜茄子,就知道夏天来了。后来离家上学、工作,一到夏天,燥热难耐的时候,饭渣原型又显露出来了,吃啥都没胃口,这时候就无比想念蒜茄子,只是食堂和餐馆都找不到同款。后来只好自己学着做,但总是没有妈妈的味道。
现在每年趁暑假回家的时候,让妈妈多多做这道菜,吃进嘴里的那一刻就知道,我到家了。
@狗狗女孩 25岁 四川成都
夏天最想念凉稀饭和酸豇豆。
记忆中,奶奶总是做午饭的时候把锅里水烧开,将刚从地里摘的嫩豇豆去头尾,折成10cm左右长度的小段,趁着大米快煮熟时将豇豆扔下去,小火慢慢煮,熬成一锅淡白色点缀几根豇豆的稀饭。
午饭并不是食用这碗稀饭的最佳时机,等到太阳落山,天微凉,从奶奶的泡菜缸里捻出几根酸酸的豇豆,切成1厘米左右小段,加辣椒油、味精凉拌,再端出一碗温凉的稀饭,就着酸酸香香的豇豆,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
这是我童年印象非常深刻的晚饭时刻,小时候住在农村,没有雪糕、空调、冰西瓜。每个夜晚,奶奶就会端出下午做的稀饭,不会再加热,直接就吃凉的,喝一口稀饭汤汁,夹一根清爽的嫩豇豆,再吃一口酸爽的酸豇豆。常常是坐在小院边的石墩上,院边水田吹来微风,夏夜的暑热在这一刻变得凉爽。
奶奶去世后小院已经荒废、破败、铲平、重建。我也在外地求学、工作,那种夏夜的自然凉爽已经很难再体会了。
@小叉 30+岁 北京
说到解暑汤,大家想到的大多都是冰凉的甜汤吧,但是今天我想推荐的是南方各种鲜甜的、咸香的夏日煲汤。多以排骨、筒骨或瘦肉为主,辅料可以用莲子、绿豆、莲藕、苦瓜,还有各种笋子野菜。
南方人喝汤,好像没那么多顾忌,什么都可以搭配在一起。外婆煲的小肠绿豆汤,小肠脆脆的,绿豆绵密,两者交织在一起,口感很奇妙。舅舅做的麻笋鲫鱼汤,汤是奶白色的,麻笋香甜爽口,撒上多多的白胡椒,蛋白质和食物纤维的组合,会给你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
还有丝瓜青蛤和丝瓜蛏子汤,算是福建省汤,夏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来喝的。这也算是一种「甜汤」,丝瓜的清甜和海鲜的鲜甜,双重甜味,喝完功效堪比安神汤。
我每次从外地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妈妈煲的汤。尤其夏天,她最常做的是绿豆筒骨汤,这个汤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也会觉得和小肠绿豆汤一样奇怪,但真的很好喝。
小时候,我不知道筒骨这个名字,我和妈妈有个专属密语,叫它「有筋骨头」,因为它上面常常带着各种脆骨和筋,是我最爱啃的,她告诉我这叫「有筋骨头」。绿豆煮成沙状,吸满了肉香味,筒骨也裹着绿豆,嗦一口骨髓,绿豆和油脂一起融化在嘴里。每次喝到这一碗汤,我才觉得,啊,我真的回家了。
这些解暑汤,很像我的夏日「阿贝贝」,我的安抚之物。据妈妈说,在我婴幼儿时期,夏天总是翻来翻去睡不着,整个人很烦躁,还会哭闹,她每天炖莲子瘦肉汤给我,我一喝,午睡不哭也不闹,立刻睡着了。
当我长大自己开始做饭后,才知道这些汤看起来简单,却需要花很多时间和耐心。小肠要用面粉反复清洗才没有怪味,青蛤蛏子要除去泥沙,麻笋要切到适中的薄厚吃起来才会爽脆,连挑选食材也是一门功夫,妈妈会早早去菜市场,到熟悉的肉铺挑选最好的「有筋骨头」。原来解暑汤这么好喝,背后都是家人们为消散你的暑气付出的爱和努力啊!
图源剧集《吃饱睡足等幸福》🍴爱上吃饭,也重新爱上生活🍴
@吕 44岁 上海
凉拌紫苏黄瓜,自己做。自己养一盆紫苏,随便薅。一道快手菜,前后不到五分钟。简单又清爽,是夏天的味道。
@小羊 22岁 海南海口
夏天不能没有家里的稀饭配咸鱼。
稀饭必须是米汤多多的,煮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地瓜干做地瓜稀饭,会有一股很清新的味道。要在正餐之前提前煮好,然后舀出来放凉。咸鱼有很多种,之前家里吃得最多的是红鱼。红鱼切成片,用盐腌过后晾干。要吃的时候取一两片红鱼干和五花肉一起煮,只需要放几片姜去腥别的什么都不用,五花肉煮软就可以吃了(煮咸鱼的五花肉巨好吃!)。脆脆咸咸的很下饭,我能就着咸鱼吃掉一大盆稀饭。
作为纯正的岛民,清淡饮食早已成为我惯常的生活方式。这样习惯不仅养出了我随和的性子,相应地也搭配出了我早睡早起和按时锻炼的好习惯,以至于朋友给我看手相的时候惊呼「你是我见过最健康的人!你健康得像是能活两百岁!」
@燕子 34岁 长沙
炎炎夏日,得吃点酸才能开胃。
我喜欢下厨,所以都是自己做,自己泡酸包菜、酸豆角用来做酸包菜粉皮、酸豆角肉末,开胃下饭。酸和苦也是绝配,酸包菜炒苦瓜,酸中带点苦且回甘,能下两碗米饭!
@晴子 29岁 北京
想推荐糟卤。
大热天没人想吃重油重盐重工的热菜,只想懒懒地,堆萎着,吹着空调,来点小凉菜下酒。就比如上海的糟卤,煮上一锅毛豆子、花生、蛏子、虾,熟了捞出来过冰水,通通扔进宝鼎天鱼的糟卤汁,再放进冰箱。两小时后,美味立享。看,多简单,有糟卤汁,就能糟卤一切,喜欢吃肉的,煮点鸡翅鸭脚也行。主要是出品稳定,绝不可能难吃,糟卤完全不考验厨艺,只需要耐心,等着带着酒味的咸鲜汁水一点点渗透进食材。
上周末,我们师门聚会。到30岁这个年纪,想把人聚齐实在是很难得,有人结婚生娃,有人去广州或是上海工作,来回机票火车票就上千了,还有人已然脂肪肝、高血糖,吃不来大鱼大肉,多数人已经结节,长在乱七八糟的位置上,医生也嘱咐,少喝酒。但是人还是聚齐了,广州的同门寄了两箱子荔枝,透明晶莹的活荔枝,老家天水的同门带来13罐特产麻辣烫酱,我呢,带了自制的糟卤。
已然痛风的导师说,他早就发现,28-35岁,朋友难聚,正是人生里最折腾的一段日子,精力和时间有限。但是35之后,想约就能约上。他叹口气,你们这代人,这个时间可能会拉长。
那天,就着荔枝、糟卤、涮羊肉、辣酱,大家说了很多话。就像糟卤的味道,淡淡的,回味悠长。
@好在 31岁 辽宁阜新
拯救夏天懒人的办法就是「饭、菜、汤一锅出」。
一年前裸辞的时候,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身心健康,而饮食健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年来我做饭的次数比前三十年加起来的总量还多好几倍。但到了夏天,生理上感受到的炎热让我向外卖屈服。白天没有食欲的时候我渴望冷饮、冰粥,到了晚上凉快下来的时候,我又开始想吃冷面配烧烤。接连点了好几天外卖后,我发现尽管我依从了身体的召唤,但仍没有得到身心的满足,有一种逢场作戏虚假的快乐,总觉得空落落的,少了什么。
于是我买了一口能同时做菜、焖饭、炖肉、蒸蛋的电压锅,听起来很像是智商税,但意外地适合我这种一(懒)人食。鸳鸯锅里一边放米(加水),一边放肉,鸳鸯蒸盘里一边放蛋(加水),一边放菌菇,也可以加入玉米、胡萝卜、土豆、山药等等。然后插上电,等待二十来分钟即可享用。如果想吃菜,就在开锅后,放进去按「开锅煮」功能,烫一烫菜叶子。想吃重口味一点的,就可以加点火锅底料。或者再开火炒一下,因为东西都是熟了的,稍微炒一炒拌一拌就可以关火了。
这让我再一次拥有了早起去早市采购瓜果蔬菜的力量。一锅出把一天的饭菜都做好后,人也就静下来了,不会再去想着吃点啥,不再花很多时间浏览外卖界面,情绪变得更稳定。
轻食,在我看来就是轻松饮食。冬天喝白萝卜炖排骨汤,夏天吃卤肉饭配冰镇绿豆汤,可能算不上主流定义中的轻食,但我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没有负担,是健康的轻盈。照顾好自己后,我也用一锅出的方法给我的小狗好好地做了一周岁的蛋糕。
@临安 38岁 武汉
这份「红泥巴轻食」是我自创的。我知道卖相看上去可能有那么一点……但请给我几分钟,我想讲讲它诞生背后的故事。
我的外公得了喉癌很久了。如今他92岁,对于家属来说,这到了一种很难抉择的时候。肿瘤会逐渐长大,压迫食道、气管,他也逐渐地无法大声说话,到了今年夏天,连吞咽都很困难。的确有一些选择,比如化疗、切除、鼻饲管、胃上开个孔、打营养针……但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现有生活状态的改变,同时也是他这个自尊心极高的老人所极力反对的。
但问题在于,除了说话和吃东西,外公其他方面都称得上健康,就连日常生活都能自理。而且由于他很注重养生,尤其喜爱轻食,所以心脑血管也都没有问题。目前,比起癌症,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吃东西,他常常处于一种又想吃、又吞不下去的处境中。
上个星期,他由于吃不下饭,非常快速地消瘦了。我很着急,因为如果一天要是连800卡的能量都无法保证,不多久就可能出现身体的衰竭。所以我买给他网上那种像婴儿米糊一样的营养粉,但他也拒绝吃,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所以我才想到开发出一款方便下咽的轻食,它需要营养均衡,吃起来不费力,并且老少皆宜,就连我外公这样的喉癌患者都能吃。
轻食的思路,是寻找可以很方便压成泥的健康食物。我选择了牛油果、火龙果、香蕉、蒸熟的土豆,外加牛奶。做到在有足够热量的同时,还要尽量保证优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的均衡。
由于是轻食,自然也需要清楚地知道热量以及营养配比,按照克重计算出来,我的比例是半个牛油果、一个土豆、半个火龙果、半根香蕉,以及200毫升牛奶,这样是500卡左右。而且这个配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加一些蒸南瓜、嫩豆腐、蒸胡萝卜之类的进行食材替换。
我先拿自己做实验。我用这些食物来混合、压成泥,最后做出的成品,我先尝试了一下,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在夏天吃不仅爽口,而且吞咽起来极为方便。
我希望外公能慢慢胖起来。当然,我女儿现在很爱吃这份「红泥巴轻食」,这倒是意外了。
@小树 21岁 长沙
到暑假我会吃妈妈亲自种的时令蔬菜。
我们在城市的边缘居住,依从中国人原始的愿望,我们找了一片未开发的土地种植,妈妈种了茄子,豆角,苋菜,木耳菜,红薯叶子等等二十多种蔬菜,我们收获它们,为保持其原汁原味以及对健康的考虑,我们经常选择只放一点猪油一点点盐清炒。没有固定是什么蔬菜,通常是有什么吃什么,但是夏天植物生长盎然,我们常常是每人吃几个大碗的不同蔬菜。做法简简单单,味道清清爽爽。
选择清淡简单的做法,是今年开始的,我们家变得非常注意健康,因为某些原因,妈妈每天要控制盐分克数,也不能吃调料。我决定要跟妈妈一起,享受原生态的蔬菜、健康的饮食和作息。
夏天到了,蓝天白云绿树组成生气盎然的图景,让人产生想要拥抱生活本身的冲动,说一句我想要好好生活!
@黑蛋 30岁 成都
推荐凉拌藤藤菜。其实已经好久没有吃到了,这是我小时候每个夏天里都会频繁出现在餐桌上的菜,奶奶会摘下藤藤菜嫩的部分拿到水里汆烫,烫好的藤藤菜是有点偏墨绿色的。有时候的凉拌方式是清爽版的,用的是小米辣;有的时候是浓郁版的,用的是辣椒油。
那是夏天记忆里最清爽安心的味道。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并不是每个房间都装得有空调的,我记忆最开始的时候只有爷爷的卧室和客厅是有空调的。爷爷的卧室挨着厨房。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在爷爷的卧室里支起折叠桌子吃饭,提前开上那个嵌在墙壁上的空调。
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就是凉拌藤藤菜和绿豆稀饭。夏天的藤藤菜新鲜脆嫩,空心的杆子里会钻进去凉拌菜的汤汁,有时小米辣的碎末也会跑进去,咬到的时候会辣得眯眼睛,吃完之后嘴巴周围一圈烫呼呼的。这时候还好有冰镇过的绿豆稀饭,早早就熬好的稀饭,放在外面凉过之后,又在吃饭前放到冰箱里冰了一会儿,喝下去一口就缓解了凉拌藤藤菜的辣带来的火烧火燎,藤藤菜的诱人味道还充斥在口腔,勾着你继续吃一口一口又一口。
我心里有三个阶段的夏天。小时候的夏天,很少吹空调,于是夏日会有好多特别的食物带来清凉,比如那时候夏天一定会去批发冰糕,还会去临近的河坝踩水,食物也是奶奶想尽办法做的清凉的夏日食物。上班之后的夏天,总是在写字楼里面吹空调,有时候还需要多备上一条空调毯,偶尔在户外几乎难以忍受那炎热,赶紧又回到空调房里面去。还有就是现在的夏天,这个夏天,我辞掉了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却发现好像夏天没有我一直以为的那么酷暑难耐,总是热过之后又来一场大雨,我开始自己做饭之后,并没有特定的夏日食谱,总是在一会去学学伤心凉粉,一会又去学学东北冷面,最后吃了个四不像。
但无论如何,我也在试着好好安排起夏天的一切了。
图源剧集《自言自语的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