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标准”,市法院推出《十六条举措》
创始人
2025-07-13 09:30:26
0

将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标准”,市法院推出《十六条举措》

实现司法服务“按需滴灌”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忆玲

六合经开区某科技公司会议室里,李先生正为一份“带病”合同焦头烂额。事发突然又时间紧迫,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园区的“茉莉商驿”司法驿站提交了一份紧急咨询。不到两小时,他便收到法官的专线答复,诉讼风险点、协商解决方案等讲得明明白白。

初次体验后,李先生的感受是:“像在‘家门口’请了法律顾问,下回再碰上紧急的事,至少不心慌了。”

在六合高新区、两岸(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企业集中园区,都有“茉莉商驿”的身影。今年以来,近150条企业紧急诉求获得快速处理,驿站还创新为企业开具《涉诉涉执企业信息说明函》,26家企业因此解了融资招标燃眉之急。

中国(南京)软件谷内,王旻正打算处理一宗货款纠纷。她熟练地登录“雨法益企”平台,在“益企通”模块输入关键词,系统立即推送起诉材料清单、诉讼流程指引和要素式诉状生成入口等。填写完基础信息,一份规范的起诉状自动生成。

据了解,自今年上线以来,“雨法益企”平台已覆盖各类企业4万余家。王旻作为一家跨境贸易公司的法务专员,在平台上线后率先“尝鲜”,用了几次,她尤其喜欢“在线答疑”功能。“你看,点击这个按钮,法院人员会马上解答。”她的感受是,过去跑法院、找律师要花几天才能办好的事,现在半小时就能理清思路,而且“零成本”。

完善宜商司法服务平台,在企业集聚地增设服务驿站……驱动着这张司法服务网不断扩大的,是南京中院今年4月推出的《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十六条举措》(以下简称《十六条举措》)。

《十六条举措》从“依法平等保护、精准司法服务供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公正文明司法”等4个方面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明确要将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标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实现司法服务“按需滴灌”,法院从“坐堂问案”向“上门送诊”转型。在“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4.0版活动中,法官们带着清单上门,根据企业的“体检报告”定制“菜单”。日前,溧水区120余家企业代表刚上完“法治体检三堂课”,课程囊括500余家企业涉诉风险,现场教授如何“对症下药”。

当前,一场以企业感受度为标尺的服务变革正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南京中院民二庭庭长夏志阳介绍,从去年起,法院整合各区司法服务平台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并向社会集中公布,确保经营主体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门、找到人,“现在,企业线上咨询可以做到直达智办,如需线下司法服务,也能确保他们‘推门就见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次打中了!六发六中,中国技术... 当地时间2025年7月9日,也门胡塞武装公布了,如何在红海海域,击沉利比里亚船籍,希腊船东拥有的货轮...
大范围高温来袭,天气预报会“刻... 转自:新华社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河北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等地将...
最新或2023(历届)精美的法...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的图片模板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图片1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图片2  精美的...
最新或2023(历届)精美的法...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的图片参考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参考图片(1)  精美的法制宣传手抄报参考图片...
各地打出保供“组合拳”  全力... 来源:央视网近期,全国多地气温攀升,电力负荷持续增加,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