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F金融)
2025 年以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布局动作频频,其中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现象格外引人瞩目。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已有近 100 家 A 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参与设立各类基金,而并购基金成为其中的重要选择方向。在当前的经济与市场环境下,这一趋势的背后蕴含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01
政策暖风频吹,为并购基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自 2024 年 9 月 “并购六条” 出台以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为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入 2025 年,政策的推动力度持续加强。例如,2025 年 5 月 16 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采取了多项举措激发并购市场活力。其中,“反向挂钩” 机制将私募基金锁定期减半,投资期限满 48 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 12 个月缩短为 6 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 24 个月缩短为 12 个月。这一政策调整有利于私募基金更好地把握退出节点,提升了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大大增强了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积极性,也为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在并购基金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并设立并购基金。在 2025 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发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 500 亿元以上,聚焦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强链补链 ,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北京亦庄康桥产业投资基金落地北京亦庄,该基金与康桥美元基金组成规模超 70 亿元人民币的并购基金,目标规模 100 亿元,将聚焦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整合 。这些地方层面的举措,不仅为当地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也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并购氛围,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实现产业升级和战略布局。
02
产业整合需求迫切,并购基金成重要工具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上市公司面临着产业升级、拓展市场份额、完善产业链等诸多挑战。并购基金作为一种强大的产业整合工具,能够帮助上市公司更高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对于一些处于成熟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市场增长逐渐趋于平缓,通过并购同行业内的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市场份额,降低成本。例如,家电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了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同时,并购基金还可以助力上市公司丰富产品品类,拓展产业资源,与公司主业产生协同效应。以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投资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电控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实现了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了业务边界,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在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上市公司需要快速获取新技术、新人才和新市场。并购基金能够帮助上市公司精准定位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通过投资或并购将其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升级。如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行业,不少上市公司借助并购基金的力量,投资或收购了一些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迅速提升了自身在行业内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
03
财务与战略优势凸显,吸引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从财务角度来看,并购基金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放大投资规模。通过 “上市公司 + PE” 的模式,上市公司只需投入一部分自有资金,就能吸引大量的外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以较小的资金撬动更大规模的项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并购基金可以为上市公司设置一个经营安全隔离区。如果投资标的不符合战略预期,可以在基金层面对其进行处置,避免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这种风险隔离机制,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产业拓展和投资时更加灵活和稳健。
从战略层面而言,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有助于上市公司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布局优质项目。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提前布局新兴领域和潜在的优质资产,对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并购基金,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专业投资机构的行业研究能力和项目资源,更早地发现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投资或并购,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投资于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如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领域,尽管这些投资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一旦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将为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战略价值。
此外,并购基金还可以助力上市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面临着行业转型的压力,通过参与并购基金投资于新兴产业领域,可以逐步实现业务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投资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推动自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4
退出渠道逐渐完善,增强上市公司参与信心
过去,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在退出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退出渠道有限、退出周期长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参与的积极性。然而,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购基金的退出渠道逐渐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 IPO 退出方式外,上市公司并购、管理层回购、股权转让等退出渠道日益成熟。特别是在政策鼓励下,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案例逐渐增多,为并购基金的退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投资的项目,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被其他上市公司看中并进行收购,实现了并购基金的顺利退出。同时,随着区域性股权市场、并购基金、长期资本形成协同效应,也为并购基金的退出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这种退出渠道的完善,大大增强了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的信心,使得上市公司在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时更加积极主动。
综上所述,2025 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是政策支持、产业整合需求、财务与战略优势以及退出渠道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上市公司对并购基金运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并购基金有望在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升级、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上市公司在参与并购基金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加强投后管理等问题,以确保并购基金的运作能够真正为公司带来价值提升。
如果你对文中提到的具体案例、政策影响等方面有深入探讨的想法,或者希望我进一步分析某些特定行业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的情况,都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们一起将这个话题研究得更透彻。
文章来源:FOFWEEKLY
上一篇:朱雨玲回应5年后再战伊藤美诚
下一篇:马克龙强烈反对美国征收30%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