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原标题:本市“绿色企业”占比提升至27.2%
——记者探访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的低碳奥秘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绿色企业”占比已提升至27.2%,其中石景山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企业”占比超过五成。
“绿色企业”,无疑是低碳环保领域的佼佼者,可究竟做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满足“绿色企业”的标准?近日,记者走进了经开区一家“深绿企业”——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探访其中的“绿色”奥秘。
这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厂区面积不大,走进后第一感受就是干净、明亮,既没有刺鼻的气味,也没有嘈杂的噪声。
“深绿企业”的一大奥秘,是在节电上下功夫。屋顶的灯光里就藏着节电的妙招。“我们整个厂区遍布2000多根高效节能的NLED灯管,将原来20千瓦的灯换成了7.5千瓦,不仅更明亮了,还非常节能。”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设施工程师高云峰告诉记者,更换高效节能灯虽然投资了15万元的费用,但一个月就可以节约8000度电,一年下来电费省了近7万元,两年就能回本。
节电的妙招还分布在厂区的设备里。给车间提供压缩空气气源的动力设备空压机,设备端通过减压阀进行降压,企业直接将供气端压力降低,这样一来并不会对生产环节产生影响,还可以降低初始端的用电量。“经过粗略估算,给空压机降压一年可以节电6.5万度,合4.6万余元。”高云峰说,降低供气压力可能会出现一些压力波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人工管理得更精细,就完全可以抵消这样的顾虑。
要满足“深绿企业”的标准,还有一项硬性指标——光伏发电的用电量得超过20%。在厂区的屋顶,大大小小布设了1.411兆瓦时的光伏发电板,一年可以发电140万千瓦时,“对企业来说,这部分发电量就占到了我们25%的用电量,而且光伏完全就是绿色能源,实现了零碳。”
想要成为“深绿企业”,得不断自我加码,很多“绿色”奥秘,并不那么显而易见。记者了解到,符合标准的“深绿企业”,一年内自行监测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值应低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50%,所有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不能超过30毫克/立方米。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投入改建了两台超低氮真空采暖锅炉和一台淋浴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低至6毫克/立方米。这样一来,不仅让锅炉的热效率超过了95%,还大大降低了燃料消耗和运行成本。
还有一些小细节,考验着企业的“绿色”实力。为了更好地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厂区在设备上安装了集气罩和风管,并在末端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危险废物的减排也不能忽视,在原来处理危废的桶内加装一个衬袋,这样只需要处理衬袋,就大大减轻了危废的重量,一年下来,危废减重20吨,减重比例达到25%;对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深化处理,处理后的排放标准远低于50%的国家标准;工厂的班车、叉车,全都更换成了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实现污染物减排……
“低碳环保改造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只能一步一步地升级改造,越做越好。”高云峰说。
近五年来,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低碳环保改造成效不小,节能环保项目改造累计投资1150万元,实施节能减排项目超过160项,节约电量约1200万度,减少碳排放7000吨,节水超过5万吨,危废产量减少20%。去年,博格华纳TTT北京工厂荣获了“北京市绿色工厂”的称号。今年,北京这家“深绿企业”还将继续努力申请国家级别的绿色工厂荣誉,增加自己的含绿量。
马上就访
“绿色企业”可获资金扶持补贴
什么是“绿色企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污染源管理处副处长杨芳告诉记者,符合国家和北京市产业政策,在同行业内生产经营、低碳转型、环境治理方面表现突出,有利于支持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企业,都可以算作绿色企业。
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全要素污染协同治理的固定源提级创绿工作,积极推进绿色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建立绿色企业项目库。目前,通州区、经开区以制造业企业为重点,朝阳区以热电企业为重点,组织了两百余家企业开展评价。
杨芳表示,绿色企业和项目库会被推送到金融管理部门,促进金融机构与绿色企业、项目对接和实施绿色金融支持。相关部门会出台支持措施,并利用专项资金,依据企业的治理规模、技术先进性以及污染物减排量等指标,给予差异化资金扶持。各区也会结合各自的特点制定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