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消亡史:一场始于甜蜜终于现实的泡沫剧
创始人
2025-07-13 02:51:07
0

转自:中国改革报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图为国博凤冠文创雪糕。                                         新华社

□ 本报记者 张守营

炎炎夏日,冰柜前,那位曾扬言要做“中国雪糕爱马仕”的钟薛高创始人,如今在直播间里卖力吆喝着红薯:“雪糕不够,红薯来凑!只为还债!”

北京今夏气温屡上36℃,雪糕行情却遭遇“寒流”。走进便利店,曾经霸占冰柜C位的钟薛高不见踪影,茅台冰淇淋从66元高价跌到10元甩卖,曾经动辄二三十元的梦龙也挂上了“第二件1元”的促销牌。

冰柜里“重出江湖”的是1元的老冰棍、2元的绿色心情、3元的小布丁。一位雪糕批发店老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卖得最好的是打完折9毛钱一根的老冰棍,一天能卖百八十支,得提前补货怕断供。那些贵的?进价高卖不动,都成烫手山芋啦!”

“网红雪糕”的魔幻发家史:从66元天价到2.5元清仓

时间倒回至2018年,钟薛高横空出世。这个用三个姓氏拼凑的品牌,一出生就带着“中国雪糕”的野心,定价直奔13~18元区间。

仅仅3年时间,钟薛高创造了冰品界神话。2018年“双十一”,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15小时售罄2万支;2019年全渠道销售额破亿;2021年营收更是冲上10亿元高峰。

“钟薛高效应”引发了一场雪糕“造神”运动。茅台跨界推出66元一杯的冰淇淋,首日销售额突破250万元;德芙、五菱宏光等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也纷纷入局;东北大板联名款站上20元档位,连老牌巨头伊利都推出18元一支的“须尽欢”。

冰柜成了暗藏杀机的战场。2022年市场调查显示,3元以下雪糕仅占7%,超过20%的产品挤在15元以上价位。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遭遇“钱包刺客”——那些外表平平无奇,结账时却能给你心脏一刺的天价雪糕。

崩塌进行时:从神坛跌落到红薯摊

转折点在2022年夏天降临。一段“钟薛高火烧不化”的视频引爆全网,引发配料合规性质疑。随后“雪糕刺客”的标签牢牢贴在钟薛高身上,成为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

崩塌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创始人林盛被列入失信名单,出行只能坐绿皮火车,今年5月开启直播卖红薯还债,喊着“资金链紧张、直播自救”。

巅峰时期近2000人的公司,如今仅剩不足100人;官方微博停更,社交账号下满是“还钱”的讨债留言,供应商追款、员工讨薪;线上旗舰店形同虚设,临期产品甩卖至2.5元一支,66元雪糕身价暴跌97%。

茅台冰淇淋同样遭遇滑铁卢。原本需要排队抢购的“奢侈品”,如今在社区团购群里10元抛售;官方小程序显示,北京、广州、深圳等七家旗舰店已暂停营业,成都店则挂着“搬迁中”的告示。

曾经的高端玩家纷纷低头。伊利“须尽欢”从18元降到10元,梦龙从15元降至8元,哈根达斯变相六八折促销。一位经销商苦笑:“买一送一都刺激不了消费,年轻人的钱包觉醒啦!”

平价雪糕的“反击战”:老冰棍的逆袭与消费理性回归

今夏的冰柜正在上演“改朝换代”。在北京农光里市场,10组冰柜的C位让给了3~5元的平价军团,8元的梦龙竟成了“高价位代表”。批发商透露,70%的销量来自5元以下产品,300多个品种中高价货难觅踪影。

“以前随手拿几支,现在超过5块钱的,除非孩子点名要,否则直接放回去。”正在选购的王女士道出消费者心声。她抱着10支雪糕结账,总价不到35元——这在钟薛高时代只够买两支。

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揭示了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71%的消费者认为高价雪糕纯属营销溢价,仅18%认可其物料价值。在价格接受度上,35.4%的人选择5~10元,28.55%接受10~15元,20元以上接受者仅占1.8%。

“新鲜劲过了就不‘火’了。”一位批发商小杨“点破天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更深层:“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回归理性,雪糕本质是消暑品,不是奢侈品。”

看似热闹的雪糕江湖,实则暗流汹涌。2023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出现诡异数据:价格上涨8.8%,销量却暴跌6%。今年3月,这家全球冰品巨头直接宣布剥离冰淇淋业务,被业界视为“甩包袱”。

高价雪糕的败退背后是三重暴击:健康焦虑,配料表成为新战场,消费者紧盯含奶量、果汁含量,“不甜”成为社交媒体的高频好评词;茶饮狙击,喜茶、奈雪们提供着更具社交属性的降温选择,“喝杯多肉葡萄不比吃雪糕舒服?”;物流反噬,冷链成本占冷饮产品总成本9.16%,是普通奶制品两倍,高价策略难以为继。

不过,1600亿元的中国冰淇淋市场仍在膨胀。今年青岛即墨的零售商发现,虽然雪糕整体涨价5%~10%,销量却与去年持平甚至略增。奥秘在于消费结构转变——家庭整盒装、分享装因性价比走俏,3~5元产品成为周转最快的“现金流之王”。

“掐头去尾,向中端靠拢”——朱丹蓬如此预测未来市场。超高端基本退场,12元左右成为新锚点,但质价比成为生死线。

创新以更亲民的姿态涌现:光明推出30克迷你冰砖,梦龙上线40克迷你款,解馋无负担;伊利“发财砖”、德氏“有好柿”玩起国风梗,10元内搞定美好寓意;即墨古城文创雪糕证明,接地气的创新才有生命力。

景区文创雪糕意外成为最后的高价堡垒。当消费者举着与景点造型神似的雪糕打卡拍照时,25元的价格似乎也变得合理——毕竟它为社交体验买了单。

“刺客跌倒,平价吃饱”的剧本里藏着深刻启示:当钟薛高们把日本柚子、比利时巧克力当溢价筹码时,却忘了老冰棍畅销30年的秘诀——简单纯粹的满足感,从来不需要进口光环加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锁钥南滇 咽喉西蜀   “昭通”之名源于清雍正九年(1731)改土归流时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雍正帝赐名,奏章言:“举前之乌...
墨西哥总统:相信能在8月1日前... 格隆汇7月13日|据央视,当地时间7月12日,在美国宣布将于8月1日起对墨西哥征收30%关税后,墨西...
TVB男演员自曝患病,已无法自... 近日,前TVB金牌绿叶、《鹿鼎记》索额图扮演者罗浩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自己患上帕金森,因病情影响外...
MoonPay 高管疑遭加密诈... 美国司法部一份文件显示,MoonPay 首席执行官 Ivan Soto-Wright 和首席财务官 ...
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   本报讯 记者陈思伊报道 7月10日,来自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显示,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建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