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姓关注
7月12日,在经历持续强降雨(局部最高达276.6毫米)的严峻考验后,随着最后一处塌方路段的淤泥被清除、安全隐患被排除,蓉遵高速仁赤段因暴雨导致的交通阻断点全部抢通,恢复正常通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搏斗的战役中,贵州交投集团遵义营运中心闻“汛”而动,迅速吹响“集结号”,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累计投入332人次、各类机械设备100余台次,经过连续3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成功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大动脉。
雨情紧急,险象环生
近日,遵义仁怀、习水、赤水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暴雨导致蓉遵高速仁赤段多处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寒风坳隧道告急,周边山体在大量雨水长时间的冲刷下,山体稳定性被破坏,大量的雨水泥石顺着山势滑落漫过高速公路,形成泥石流冲至K359+800寒风坳隧道内,导致隧道洞口被泥石流堵塞。此外,受暴雨影响,仁赤高速K345+100、K342+970上行山体边坡发生水毁坍方、以及K426+950上行山体边坡落石崩塌至高速公路路面致使交通阻断。强降雨还对周边的电力设施带来极大损害,习水、柑甜、土城收费站因灾停电,收费系统瘫痪。
闻“汛”而动,科学布防
面对此次强降雨事件,遵义营运在接到气象部门强降雨预警后,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速研判、科学布防,强化值班值守与信息“叫应”反馈机制报送,多渠道发布路况预警。根据雨情发展,动态监测高风险路段,科学实施汛期灾害天气分级分类管控,在赤水辖区收费站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同时加强“一路多方”协作,依据预案及时升级管控措施,相继对仁赤段其他收费站和部分主线进行临时交通管制,形成抢险合力。在实施交通管制后,遵义中心管辖的G4215蓉遵高速仁赤段多处发生崩塌、滑坡和水毁灾情,因提前采取了交通管控措施,未发生因灾害天气造成的次生事故。
冲锋在前,发挥作用
汛情就是“集结号”,险情就是“冲锋号”。面对汛情,中心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工作,工程养护部、安全环保部、区域路网中心精锐尽出,党员干部带头压实责任,迅速参与防汛抢险工作,全力处置边坡落石、道路水毁等情况,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监控“千里眼”保信息畅通。党员、仁赤监控所所长钱鹏带领监控团队,紧盯隧道、桥梁、边坡等重点部位开展监控网巡,密切关注雨情、水情、路况,配合“一路三方”巡查和气象部门通知,通过情报板滚动发布实时路况、预警信息,引导司乘安全出行。各收费站党员职工耐心做好交通管制解释与车辆劝返工作。
机电抢修点亮“生命线”。习水机电所所长王剑率党员张陶、杨利国、王鹭及全所机电青年迅速行动起来,紧急赶往寒风坳隧道争分夺秒地开展抢险工作。抢险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湍急的水流、复杂的设备故障等,但他们毫不退缩,凭借着专业的技能和顽强的毅力,对受损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顶着三十多度高温,连续奋战三十多小时未合眼,在寒风坳隧道与湍急水流和复杂故障搏斗,成功恢复了隧道照明,为抢险打通关键环节。
养护应急救援铁军清障保畅。养护应急救援站伍鑫、许针凌等党员骨干,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力抢险、保通保畅”信念,组织队员迅速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风雨搏斗的抢险工作中。在严密的安全防护下,挖掘机、装载机的轰鸣声穿透雨幕,大家神情专注,动作娴熟,一铲接一铲,争分夺秒清理隧道口厚重淤积土石。汗水与泥浆浸透衣衫,无人抱怨、无人退缩,眼中唯有那份对道路保畅的坚毅与执着。
这是一场与风雨的较量,更是一场毅力的比拼。全体抢险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精神,G4215蓉遵高速仁赤段因强降雨导致的交通阻断点已于7月12日下午16点30分全部抢通,全路段恢复正常通行。
持续坚守,筑牢防线
按照气象预警信息,目前降雨仍将持续,遵义营运中心将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持续开展全方位汛期排查,强化雨前、雨中、雨后巡查。重点监测桥梁、隧道、临水临崖、高边坡、高填方路段及排水系统。对隐患即查即改,加强受灾边坡观测,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全力保障辖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面前,遵义营运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机电和养护应急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党旗插在抢险最前沿,用汗水、担当和无畏的坚守,在最短时间内抢通了受阻道路,谱写了一曲守护人民群众平安出行的壮丽凯歌。他们是抢险中最坚强的路标,是风雨里最温暖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