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7月7日,陕西省启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中央驻陕媒体和省市媒体,聚焦各地在提振消费、科技创新、扩大开放、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经验启示,以实地走访、深度调研等形式,探寻新时代陕西发展的内生动力,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即日起,起点新闻·西部网推出“万千气象看陕西”系列报道,以融合报道方式全面展示“十四五”时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
记者走进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藏在土壤、岩石、河流里的“生命火种”硒元素,如何在秦巴山间焕发出“资源为财富”的产业能量?7月11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看安康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生态资源为底色,让硒元素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创新密码。
安康被称为“中国硒谷”。
走进研发中心的文化展厅,仿佛踏入了一个硒元素的奇妙世界。百余款富硒产品琳琅满目,从日常饮品到健康食品,无不彰显着硒元素的神奇魅力。这里不仅是富硒产品的展示窗口,更是硒文化传播的阵地。工作人员介绍,展厅主要分为硒科普、硒资源、硒产业、硒科研、硒文化5个板块,全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自展厅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8万余人的参观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普教育基地。
文化展厅而背后的“硬核”支撑,则是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顶尖科研平台。在实验室里,一台台精密仪器正忙碌地运转,它们如同科研人员的“火眼金睛”,精准捕捉着硒元素的每一个细微变化。30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配备了价值2700余万元的110多台(套)仪器设备,为富硒产品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安康富硒产业正逐渐从“粗放式”走向“精准化”。“我们不仅要知道农产品含不含硒,更要搞清楚含什么形态的硒、有多少能被人体吸收。通过建立完善的硒形态检测体系和营养评价标准,让富硒产品的健康价值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张军说。
种类多样的富硒产品目前,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立的“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两个国家富硒重点实验室,以及建立“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国家富硒科技孵化器”等措施,安康成为“全国富硒科研高地”已具雏形。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张思睿
审核 康乐群 李卓然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