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份!追豚地图亦是生态地图
创始人
2025-07-12 16:26:50
0

转自:中国环境网

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近日发布,详尽汇总了江豚观测点位,精心规划了五条追豚线路,还辅以人文风光讲解和江豚拍照技巧,开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路径和科普教育新形式。

长江江豚,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由于栖息地丧失、渔业误捕、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3年被列为“极度濒危级物种”。随着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1249头,较2017年增长了23.42%。长江沿岸居民在江边遇见江豚渐成常态,“赏豚攻略”既是满足公众观测需求的实用手册,也是一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指南”。

“生态指南”,指向的是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生态指南”的轮廓愈发清晰。循着“生态指南”的指引,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在朝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方向迈进。

近些年,长江沿江各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积极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从热带雨林到青藏高原,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腹地,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走进公众视野,新物种、新记录种不断被发现。在长江流域珍稀野生动物摄影展上,奔跑的藏羚羊、微笑的江豚、雪中的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都在镜头前留下精彩瞬间。宜昌摄影师李风感慨:“镜头里的‘国宝’越来越多。”

珍稀动物频频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要持续完善“生态指南”,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更加明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统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等的系统性、协同性变革,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当水清江豚跃、天净万鸟翔的和谐生态画卷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中国式现代化也终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背着“痛包”来上海!漫展带动上... “京沪牛马线已经变成了京沪BW线!”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惊呼。2025年7月11日,国家会展中心...
中专生的逆袭:从省级一等奖到集... 转自:人民陆军中专时期他代表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夺得省级一等奖如今他代表旅队征战集团军“维修...
700多户居民,2267套房,... 7月11日,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后韩南社区安置房抓阄仪式举行,700余户居民喜迎新居,即将开启全新的...
专访丨美国关税威胁将削弱世界对...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7月11日电 专访|美国关税威胁将削弱世界对其信任——访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高级顾...
就业服务不断档 护航毕业生进职... 转自:千龙网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找工作的关键冲刺期,一项名为“宏志助航计划”的就业服务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