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最新成员名单,细究背后选拔逻辑
创始人
2025-07-12 16:11:36
0

(转自:梧桐树下V)

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4 日公布了最新的上市委员会成员名单,该委员会共 28 人,成员履历已上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

委员会成员来自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的专家,每年会更新一部分。今年(2025年7月4日生效)的新主席是黄嘉信,副主席有Terence Keyes和刘国贤,李沛铿也升任副主席。陈翊庭是港交所CEO,自动成为成员。

新增了5位成员,背景包括投资、私募基金和律师等;同时,5位老成员离开,港交所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感谢。以下是现任主要成员的简历及情况介绍

  • 黄嘉信:获委任为上市委员会主席。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其从 2022 年开始在港交所相关事务中活跃,但其详细个人履历及专业背景等暂未公开披露更多信息。

  •  Terence Keyes:继续担任副主席,具体履历暂无更多公开详细信息,从现有资料可知其长期在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

  • 刘国贤:担任副主席,英文名为 LAU Paul,是毕马威中国执业技术主管合伙人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他在资本市场领域经验丰富,于 2024 年 4 月 1 日获任命为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

  • 李沛铿:获委任为副主席,关于其个人详细的职业经历等公开资料较少,其应在金融或相关领域有丰富经验,从而获此委任。

  •  陈桐:英文名为 CHEN Tong,Max,是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 Group)合伙人及创始成员,此次新加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

除上述成员外,2025 年新加入的成员还有 Aleksey Mironenko、邹繁沾、方远、朱雯雯等,其余委员的相关公开信息在港交所官网上均已详细披露。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成员人数并不固定,但有相关规定限制,最少需有 28 人。根据相关要求,成员包括当然成员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被委任的成员当中最少有 8 名投资者代表,以及 19 名代表证券业内各界的成员。任期限制上,成员最长连任 6 年,但每年约 1/6 席位轮换,避免长期任职导致的利益固化。

提名委员会由港交所3名非执行董事(含主席)及证监会3名高层(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联合筛选, 2025年上市委员会53人申请仅选5人(成功率9.4%),2024年71人申请选8人(成功率11.3%),竞争程度相当激烈。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的选拔标准以专业性、独立性、代表性为核心框架,除法律、财务、行业经验等硬性条件外,还隐含对战略判断力、风险洞察力、利益制衡等综合素质的要求。

候选人需具备法律、金融、审计或公司治理等领域的资深经验,如律师需拥有高等法院执业资格,投行人士需担任董事总经理以上职位 。同时会优先考虑来自顶级投行(摩根大通、瑞信)、一线律所(盛信、方达)及头部基金(高瓴、春华)的高管,确保对市场规则与实务的深刻理解

根据2025年7月4日生效的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最新成员名单(共28人),以下是基于公开履历的分析

律所背景人数最多(8人)投行与投资机构并重(各7人)四大背景仅3人。律所(29%)、投行(25%)、投资机构(25%)形成决策主力。

最年轻成员40岁(礼密融、MIRONENKO),最年长65岁(KEYES)。50岁以上成员占比75%。5名新成员中3人≤48岁(陈桐44、方远48、朱雯雯51)。5名退任成员平均年龄58.6岁,5名新成员平均年龄47.8岁,委员会年轻化提速。

最终名单需满足投资者代表、市场人士、监管方的比例要求,成员普遍具备跨境资本市场经验,覆盖上市全链条环节。超半数成员拥有英美执业资格或海外工作经历(如KEYES、LEE Daniel H);并兼顾多元化平衡,如翟普(清华材料学博士转投行)、LIM Ronnie(环境科学转投资治理)。

进入2025年,香港IPO市场不断回暖,在中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正在考虑回港上市。未来趋势上,兼具特专科技背景、跨境合规能力、ESG披露经验的人士,可能更受提名委员会青睐。

随着跨境重组、合规整改等复杂个案增加,跨领域整合与危机处理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2024 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后,委员会成员需评估该政策对市场结构、投资者保护的潜在影响,并据此调整审核尺度。在处理复杂个案(如跨境重组、合规整改)时,需综合法律、财务、行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港交所 2025 年 1 月生效的《ESG 报告守则》强化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委员会成员需能评估上市申请的碳足迹及供应链 ESG 表现。例如,某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因原材料供应链碳排放数据缺失,被要求补充第三方审计报告后才获批准。 

作为港交所里负责做重大上市决策的机构,上市委员会的职责涵盖五点:

1. 审批上市申请

  • 对拟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包括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申请进行审核,评估其是否符合上市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财务指标、公司治理、业务合规性等)。

  • 决定是否批准公司的上市申请,或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修改方案后重新审核。

2. 执行上市规则与监管

  • 监督上市发行人(已上市公司)对港交所《上市规则》及其他相关规定的遵守情况,确保其持续符合上市资格。

  • 针对发行人的违规行为(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财务造假、公司治理缺陷等),有权作出纪律处分,包括公开谴责、罚款、暂停交易甚至取消上市地位等。

3. 处理上市相关重大事项

  • 审核上市公司的重大交易(如资产重组、反向收购、股份增发等),判断其是否符合上市规则,是否可能损害股东利益。

  • 处理上市公司的退市申请或触发退市条件的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其上市地位。

4. 解释与修订上市规则

  • 针对市场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或争议,对《上市规则》作出解释,确保规则的适用一致性。

  • 参与上市规则的修订建议,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如新兴行业上市、ESG 信息披露等),向港交所提出规则调整的意见,保障规则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5. 维护市场公平与投资者保护

  •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评估上市申请及发行人行为的公平性,防止欺诈、误导性陈述或其他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 通过严格审核和监管,维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吸引全球企业和投资者参与。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决策流程是一个 “预审 - 审议 - 投票 – 复核” 的闭环体系,会议公开程度较低,核心审核环节严格保密,仅在决策结果涉及市场公共利益时,如纪律处分、退市时进行选择性公。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决策的独立性和商业机密的安全,又通过结果披露维持了市场基本的透明度,是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平衡机制。

上市委员会的选拔逻辑背后,是香港资本市场 “法治为基、市场为魂” 的核心治理理念,也是其持续吸引全球企业上市的制度密码。在保持年度轮换、多元代表等传统机制的同时,通过引入特专科技与 ESG 领域的专家,回应了香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对接国际标准的战略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致敬!38岁南京美女吴玥去世,... 吴玥走了!7月11日晚,演员盛贝娜突发长文悼念吴玥。她说她凌晨在电脑上写剧本时,突然发现吴玥的朋友圈...
张鲁一、白敬亭悬疑剧首播4集飙... 经过数轮预热,张鲁一、高叶、白敬亭等人主演的悬疑剧《正当防卫》正式开播了。总共15集,爱奇艺迷雾剧场...
世人只知鳌拜掌握朝政 却不知道...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鳌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金时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在这时...
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